基本信息:
書名:坎貝爾生活美學:從俗世的挑戰到心靈的深度覺醒/心視界/湛廬文化
定價:69.9
作者:戴安娜.奧斯本
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6
ISBN:9787213054846
字數:
頁碼:
版次:
裝幀:
開本:
商品重量:KG
目錄:
譯者序 平凡生活,神圣生命
序言 活在狂喜之境
第一部分 在生命的磁場中
第二部分 俗世生活的挑戰
麻煩始于二元對立的發現
阿尼瑪與阿尼姆斯
愛是完美的慈悲
尼采:愛你的命運
“生命”的經驗
愛的宗教
溫柔心
婚姻
神話
金錢
走在自己的道路上
斯賓格勒與斯坦貝克
響尾蛇與白老鼠
安住在有歸屬感的位置
避免墮入荒原
藝術的生活方式
心靈的召喚
人生的階段性
舍棄
黃金年代
儀式
復活
7個珍貴事物
死亡
生命
自殺
活在當下
第三部分 心靈的覺醒
瑜伽修行法
世界的神圣力量
印度寓言
嗡……嗡……嗡……
生命真是艱難
你-它
預感
人造真理的謬誤
“把事情做好”就是藝術
在每件事情中追求卓越
用心理學詮釋神明
救贖
愉悅地參與世間的苦難
地獄之火
找到你自己
大衛之星
記在賬上
成為自己生活的主人
上帝的意象
釘上十字架
脫離枷鎖
神的天國在我們心中
世界末日
神圣的空間
以游戲的心情去完成
神圣空間無所不在
覺悟的邊緣
冥想的佛
涅槃與輪回
觀世音菩薩
內在平靜之點
到達彼岸
這就是了
心理的轉化
改變心的位置
自我是什么
讓出路來
女性(之一)
女性(之二)男人的旅程
女人的旅程
女人只要做她自己就好了
危險之床
雅典娜,赫拉,維納斯
覺悟得道
第四部分 神圣生活的藝術
摩耶的力量
“合宜的藝術”與“不合宜的藝術”
美學的進階
美的驚駭
宗教的藝術
藝術家應具備的條件
藝術家為神而舞
藝術家的未來
創作的歷程
不要將你的珍珠丟在野豬面前
印度的廟宇藝術
“多愁善感的”藝術家與“純真的”藝術家
神圣豐盈之美
象征
月亮的奧秘象征
大地之子
太空荒漠中的綠洲——地球
新的神話
約瑟夫·坎貝爾基金會簡介
內容簡介:
戴安娜·奧斯本編的《坎貝爾生活美學(從俗世的挑戰到心靈的深度覺醒)(精)》是一把開啟神圣靈魂世界的“生命之鑰”,教你在艱難生活中獲得心性的深度覺醒,度過平衡圓滿的人生。同時,這也是一部“坎貝爾雋語集”,是一位女詩人用愛心和巧思編著而成,它能豐富、提升和啟發你的精神生命。
全書圍繞著幾項人生主題鋪展開來:(1)世俗生活的挑戰、(2)心靈覺醒的過程、(3)覺醒過程的掙扎,以及(4)神圣生活的藝術。第一部分以坎貝爾的格言警句開場,教會你從日常生活中發現精神的閃光;第二部分匯聚了坎貝爾的思想片段和語絲,幫助你從凡俗庸?!斑M化”到自我覺醒;第三、四部分堪稱“坎貝爾思想菁華錄”,引領你重返世俗生活——精神洗禮后的“神圣生活”。
坎貝爾深諳講故事的藝術,基督宗教、伊斯蘭教、印度教和東亞宗教的神話傳統,以及古埃及神話、印第安神話都信手拈來,令人恬然微笑的故事俯拾皆是。很神奇的是,坎貝爾似乎抹掉了英雄世界和日常生活的界限。讀他的故事,初則欣然,繼則狂喜,仿佛沐浴著永恒的心靈之光,肉體和精神的意義都最大限度地展現出來。
精彩頁:
婚姻
婚姻是彼此走上十字架的犧牲。
在我游學德國時,一位德國老教授曾告訴我,選擇太太的方法是要先觀察未來的丈母娘。如果她是一個好女人,也是你理想中的女性,那么你和她任何一個女兒結婚,她都會塑造你的一生。
在婚姻中,
女人是先發者。
男人則順勢而行。
“妻子是塑造你一生的人”這個概念,我一直謹記在心,它是個不錯的想法。女性是生命的能量,是沙克提(sakti)。男性必須要學著隨順那股能量,而不是獨斷地控制生命。我對這點深信不疑。男性是女性能量的工具。如果男人不能消解自我,婚姻便不存在。夫妻倆可能因為實際或愛欲的因素而住在一起,但婚姻需要消解男性的先發權。
兩人沒有心理上的指引,
婚姻是行不通的。
必須先有自我的消解,
兩人才能合而為一。
結合的過程涉及
兩人心靈的
發酵、混合、
消解與腐敗。
當我和珍結婚時,感覺那是個被釘上十字架的過程。新郎以走向十字架的心情走向新娘。新娘也以同樣的心情付出自己?;橐鍪潜舜俗呱鲜旨艿臓奚?。
在婚姻中
你不是為對方
你是為婚姻關系
犧牲自己。
這是結婚帶來的問題。你必須問你自己:“我能開放自己,對他人慈悲嗎?”不是開放給色欲,而是慈悲。我的意思不是要你付出無條件的愛。無條件地把自己承諾給某人,與無條件地愛紐約市所有居民是大不相同的。我不是高僧或神人,有人期望他對全世界每件事物付出無條件的愛,甚至連上帝也沒辦法給世人提供無條件的愛——他會把人丟入地獄。我個人認為無條件的愛并不是個理想。我認為你必須有分辨的能力,混蛋就是混蛋,那些應該挨揍的人就該在下巴上吃上一拳。事實上,我有一張這類人的名單。如果誰有個斷頭臺,我很樂意將我的名單提供給他。
當我看著
敵人的臉,
我覺得驕傲。
我認為無條件的愛是圣杯(the Grail)。圣杯介于上帝與魔鬼之間,它與上帝判斷事物的方式不同。它超越上帝——這是極為壯闊的景象?;橐鲋袩o條件的愛是特定的,它是有專注對象的。它是針對某個特定的人而非其他人。無條件的愛貫穿所有事物,它是精神生活中的一項突破。不要向外尋找它。唯一能找到它的地方就在你心里。如果是無條件的愛,那么不論外在是什么都不要緊了。
通往圣杯的關鍵在于慈悲,
和他人一起受苦,感受他人的苦難,
好像是你自己的苦難一樣。
發現慈悲力量的人,
就是找到圣杯的人。
問題是:“我能開放自己對他人慈悲嗎?”對我而言,慈悲的意思正是這個詞的本意:“共同受苦”。你立即加入他人的苦難中,以致完全忘了自己和自身的安危,并且自發地去做你該做的。
我認為這和圣杯意象的意義有關,因為治愈圣杯之王的正是自發地去問問題的舉動,而不是不問問題。人們通常會認為這種自發的舉動會使自己像個大傻瓜,而不愿意去做——如果這么做了,我就會像個傻子。那就是在圣杯古堡中失敗的例子。
P48-51
序言:
平凡生活,神圣生命
有學者認為,約瑟夫·坎貝爾雖深受瑞士心理學大師榮格之“集體無意識”,以及由此形成的“原型”等理論影響,卻能跳出榮格有限的神話知識,開拓神話學探索的新路徑,自成一家。在美國公共電視節目中曾與坎貝爾進行一系列訪談的著名電視新聞記者比爾·莫耶斯①則認為:“我從未見過比坎貝爾更會說故事的人。聽他談原始社會,我有如置身在無際蒼穹下廣袤的草原上,或是在群樹覆蓋的濃蔭森林中?!睂ξ叶?,坎貝爾最迷人之處正在其說故事的能力,以及他對各文化素材的淵博知識。
在這本書中,坎貝爾以說故事的方式>臺眾家于一爐。他除了旁征博引西方宗教及神話傳統外,還廣泛涉及印第安神話、東方的佛教、印度教、日本文化,甚至連伊斯蘭文化、埃及神話也囊括在內。最難得的是,他能將這些神話故事與日常生活的事例相融合,以淺顯優美的語言賦予它們心理上的和實際存在的意義,而使讀者樂于接受他的詮釋。這些令人會心微笑的生動故事全書俯拾皆是。例如,圣母瑪利亞顯靈替苦女抹地、觀世音菩薩化現教化眾生、耶揄喇嘛放生的膚淺、坎貝爾的私人導師亨利·齊默爾(Heinrich Zimmer)到達涅粲彼岸的有趣比喻,以及一只小老虎被羊撫養長大的印度寓言等,皆只是眾多發人深省故事的一小部分而已。
對坎貝爾而言,所有宗教及神話的典故都應以超越具體歷史事件的象征性角度來解讀,才能掌握其神髓而獲得啟發,這是他一貫的立場。由于坎貝爾有這樣的解讀觀點,即使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故事也因此有了新意,例如:耶穌被釘上十字架,并不是為世人贖罪,而是在精神上新生。這一點很值得讀者在閱讀過程中細細品味。
誠如多位學者所指出的,坎貝爾似乎深受大乘佛教的影響,強調超越涅槃解脫與生死輪回的分別,這個基本態度也很明顯地表現在他的許多詮釋中。例如,坎貝爾常說要從關心身邊的人開始,以一種自愿且喜悅的態度來參與塵世的苦難;也說不用等到死后進天堂或靜坐修煉離開塵世,才能實踐宗教精神得到新生,只要我們效法耶穌走上十字架的勇氣在精神上死去,當下便能展現新的生命。
我在多年前即有機會接觸佛教,但個人總隱約覺得佛教強調出世的概念與俗世生活有沖突,來世似乎是毫無保障的承諾,而因果輪回的說法更讓佛教有“黑色宗教”之嫌。然而在開始翻譯坎貝爾的作品《神話的力量》時,他對抽象艱澀的哲學思想所做的栩栩如生、深入淺出的解說,破除了我對佛教為“黑色宗教”的恐懼,也對“把超世俗的精神運用在現世”的看法有了新的感悟。
因此,讀者可以直接將坎貝爾的經驗和雋語運用到自己的生活之中。例如,坎貝爾教導我們要有自己的神圣空間,不論時間長短,每天都要在此空間進一步開發自己內在的精神。他亦講到對工作及金錢的態度,以及如何看待失業及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等??藏悹栆卜治隽恕吧樗囆g”、“說教藝術”與“真正藝術”的區別,并說:“名氣并不重要,名氣的光環轉眼即逝……”這些陳詞濫調、老生常談,卻很可能成為一個人在碰到人生重要關卡時受用的警句。
還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書中,坎貝爾循例談論到其專精的“神話與現代社會”、“英雄的歷險”等主題,更有不少篇幅是有關女性的歷險、角色認同與社會功能等主題??藏悹柦栌赏捈吧裨捁适轮械呐越巧?例如《一千零一夜》的故事),以他個人的西方背景對東方國家女性的觀察,提出的兼容神話傳統與當代社會的女性觀點,將有助于現代女性在致力女性覺醒與外在追求后,想要進一步超脫,提升內在自我時的省思。神話中的女性并不像一般電影情節那樣,只是等待被英雄救援,或當英雄與惡魔、恐龍與怪獸搏斗時在一旁尖叫而已,而是有其主動、包容的積極角色。
本書英文原版書名的直譯應為《生活藝術的省思:約瑟夫·坎貝爾雋語集》(Reflections on the Art of Living: A Joseph Campbell Companion),中譯本的書名為《坎貝爾生活美學》,基本上不失原意且能更傳神地表達出本書啟發生命、豐富生活的主旨。全書由“在生命的磁場中”(第一部分)格言式的精神智慧展開,然后引領讀者進入“俗世生活的挑戰”(第二部分)中各個層面,發掘其中可能閃動的精神之光。在這個基礎上更進一步,提升到超世俗的終極“心靈的覺醒”(第三部分)境地,最后再以回歸塵世的“神圣生活的藝術”(第四部分)作結,使精神生活得到平衡圓滿的發展。由于本書是依據坎貝爾座談會演說內容,以及坎貝爾相關著作的摘要匯聚而成的文集,因此讀者在閱讀本書時除依序而下的讀法外,如為求思緒上的連貫,不妨先略過引文部分;或者也可單獨挑選自己喜愛的主題先下手,因為基本上每一章甚至每一小節都可說是獨立成篇的。
最后,要在此感謝外子昌雄從頭到尾的校讀,使得文中富含廣泛意義的宗教、哲學詞匯,有了較好的詮釋。沒有他的協助,本書不可能以今日的面貌呈現。此外,出版社的編輯同仁在編校過程中多方的支援與協助,也在此一并致謝。
后記:
評論:
坎貝爾是我母親非常喜歡的精神導師,我在坎貝爾思想的影響下成長。
——巴拉克·奧巴馬,美國前總統
創作《星球大戰》劇本時,坎貝爾的著作帶給我很深的影響,《星球大戰》就是基于坎貝爾的理念創作的現代神話。此后,我們成為朋友,直到他去世。他是神奇的學者和人物,也是我的精神導師。
——喬治·盧卡斯,美國著名導演、《星球大戰》導演
這個世紀里沒有一個人,包括弗洛伊德、托馬斯·曼、列維-斯特勞斯在內,能像坎貝爾那樣,把世界及神話人物角色的深邃意義,帶回到我們的意識中。
——詹姆斯·希爾曼,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榮格學派代表人物
坎貝爾的發現引起了一連串的連鎖反應,其震波直達小說創作、精神治療、人類學、神話學、電影制作和其他創造性活動。除此之外,他還是一個可愛的家伙……真是難以想象莎士比亞會沒有讀過約瑟夫·坎貝爾的作品。
——道格拉斯·亞當斯,美國著名科幻作家,《銀河系漫游指南》作者
主題詞:
推薦詞:
《坎貝爾生活美學(從俗世的挑戰到心靈的深度覺醒)(精)》源自女詩人戴安娜·奧斯本和坎貝爾歷時一個月的精神對話。她精選了神話學大師的各類文字:講演實錄、觀點摘編和格言警句,將這場思想盛宴完整地傳遞給全世界的坎貝爾迷。
本書仿佛一把生命的金鑰匙,幫助凡俗之人跨入神圣的靈魂世界。在這些文字中,坎貝爾重構了世俗生活的方方面面:金錢、地位、婚姻、愛情……,教會你在苦難中體驗愉悅,在無常中實現完滿。
如果你已讀過《千面英雄》,本書肯定是你進階修煉的不二之選。編者奧斯本的詩人身份讓這一冊“坎貝爾指南”散發著濃濃的藝術氣息,優雅的文字提示我們這位神話學大師還有柔軟的另一面。
坎貝爾的故事廣征博引,基督宗教、伊斯蘭教、印度教、東亞宗教的神話傳統,以及古埃及神話、印第安神話都信手拈來,一場豐沛淋漓的全球多元文化之旅正等待你!
著作者簡介:
商品評價
100%好評
共有0人參與評分評價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