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黑天鵝紫水晶/沈石溪激情動物小說
定價:20
作者:沈石溪
出版社:少年兒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4
ISBN:9787558900815
字數:175
頁碼:253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36KG
目錄:
黑天鵝紫水晶
為黑天鵝辯護(代跋)
內容簡介:
看護嬰兒的蟒蛇、為主人驅趕馬蜂的獵狗、讓老母雞養大的老鷹從此不吃雞……這些大自然中的動物帶著獨特的魅力齊聚沈石溪的筆下,它們從不開口說話,卻講述著關于友誼、母愛、環保等主題的故事。
《黑天鵝紫水晶/沈石溪激情動物小說》是作者的又一力作。這本《黑天鵝紫水晶》是作者要為蒙受不白之冤達三百年之久的黑天鵝討回一個公道。作者要用他手中的筆,呼喚人類面對動物休眠的良知,呼喚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呼喚我們這顆蔚藍色的地球更加綠意蔥蘢。
精彩頁:
一意外看見袋狼
枝繁葉茂的鐮葉相思樹下,約翰·維廉斯剛把旅行帳篷支起來,就聽到河灣草叢里傳來急促的吭吭聲,他是個年輕的動物學家,一聽聲音就知道是黑天鵝在驚叫,似乎遇到了什么麻煩。他立刻抓起照相機貓著腰疾步走過去,撥開茂密的草葉觀察,一幅弱肉強食的圖景赫然出現在他眼前:一只類似于馬斯蒂夫犬大小的野獸。正站在七八十米寬的一片水域外,虎視眈眈望著河灣那座形如匹薩餅的土丘;土丘上,兩只黑天鵝,一只體形稍大些的站在灌叢前,一只體形稍小些的躲在灌叢后。伸直脖子,抖動翅膀,驚恐萬狀地向隔著一片水域的那只野獸鳴叫。
隨著這兩只黑天鵝的鳴叫,附近一些小島和岸邊草叢,呼喇喇飛起上百只黑天鵝,驚慌地鳴叫著,逃向遠方。
這兩只直接受到野獸威脅的黑天鵝卻沒有飛逃。仍站在土丘上,伸縮著長長的脖頸做出啄咬的動作,尤其是那只站在灌叢前的黑天鵝,鳴叫聲格外響亮,壯起膽子擺出一副殊死搏殺的姿態。
從這兩只黑天鵝站立的位置,不難分辨,站在灌叢前的是雄天鵝,站在灌叢后的是雌天鵝。在黑天鵝家庭,面臨危險時,雄天鵝總是奮勇當先沖在最前面。
約翰·維廉斯在劍橋大學受過六年動物學方面的專業訓練,當然知道這兩只黑天鵝為何在遭受巨大威脅時不趕緊逃命。還滯留在地面?,F在是六月份,澳大利亞的六月秋風蕭瑟,氣溫驟降。各種寄生蟲大量死亡,是黑天鵝產卵繁殖的黃金季節,毫無疑問,匹薩餅狀土丘的灌叢里藏有一窩天鵝蛋。眾所周知,繁殖季節特別是孵化期和育雛期,黑天鵝的膽量會成倍放大,尤其雄性黑天鵝,會變得特別兇猛,日夜在巢區周圍負責警戒,會主動進攻靠近其巢區的動物和人:出于一種護巢的本能,它們將抵抗侵入巢區的任何東西。
約翰·維廉斯覺得,這對黑天鵝的行為雖然令人感動,卻也相當愚蠢。水域對岸那只大小與體形有點像馬斯蒂夫犬的野獸,有足夠的力量撲殺這對黑天鵝,抵抗只能是白白送死,最明智的做法就是棄巢飛離。遺憾的是它們不懂這個道理。
水域對岸那只野獸跳入水中,向匹薩餅狀土丘奔來。約翰·維廉斯開始并沒特別注意這只體形有點像馬斯蒂夫犬的野獸,據他所知,澳大利亞是世界上最小的陸地也是世界匕最大的島嶼,由于四面環水、封閉獨立的地理位置,澳大利亞沒有狼、獅、虎、豹等大型猛獸,連蛇也沒有,除了少量豺狗,現存主要的食肉獸就是“袋獾”,袋獾長相丑陋,性情孤獨,喜食腐尸,常朝人臉上噴吐臭烘烘的口水,因此當地人給它起了一個難聽的名字——塔斯馬尼亞魔鬼。他猜測,這只企圖捕獵黑天鵝的野獸,要么是被主^遺棄的狗,要么是袋獾。他希望是袋獾,由于當地人討厭袋獾,常放逐獵狗捕捉袋獾,這二三十年來袋獾數量急遽減少,已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為瀕危動物,前幾年又被澳大利亞政府列為國寶級動物。約翰·維廉斯舉起了相機,要真是袋獾的話,拍一組袋獾捕殺黑天鵝的照片。也算是他大老遠從英國跑到塔斯馬尼亞的—個意外收獲了。
那片水域的水很淺,那只野獸在水中奔跑。開始速度緩慢,嘩啦嘩啦,濺起碩大的一片片水花;塔斯馬尼亞空氣特別純凈,陽光特別明媚,在陽光的照耀下,水花如水晶般明亮耀眼。
由于野獸在運動中,又有水花遮掩,約翰·維廉斯暫時還沒能看清究竟是何種動物。他舉著相機等待著,并不急于拍攝。假如捕獵者是遭主人遺棄的流浪狗,那就沒有什么拍攝價值了,假如捕獵者確是袋獾,他有足夠的時間從容選擇最佳拍攝角度。因為袋獾四肢短小,行動遲緩,捕捉黑天鵝必定會費一番周折,肯定能給他留下充裕的拍照時間。
那只還不知道真面目的野獸開始加速,平靜的水面犁出一道美麗的水浪,轉眼間逼近匹薩餅狀土丘。約翰·維廉斯突然間覺得自己判斷有誤,從這只野獸在齊肩深的水里如此迅疾的奔跑速度看,不可能是袋獾;看來,涉水而來的這只野獸就是某只被主人遺棄只能在野外靠自己辛勤覓食維持生存的狗了。他這么一想,未免有點失望。已經舉起的相機垂落下來,但目光仍盯著那只嘩啦嘩啦踩出一片片水花的野獸。還有三五步,那只他以為是棄狗的野獸,就要登上匹薩餅狀土丘了,透過晶瑩的水花,約翰·維廉斯看見,這只正在水中疾奔的野獸,腹部鼓鼓囊囊,顯得有點累贅,他在劍橋所寫的碩士論文就是《澳洲有袋類動物的繁育》,對澳大利亞所有有袋類動物都很熟悉,可以說是了如指掌,他的眼光掃到那只正在水中疾奔的野獸的腹部,出于一種職業的敏感,立刻就判斷出這是一只有袋類動物,而且腹部的育兒袋里正養育著一窩幼仔。不是袋獾,也非棄狗,那究竟是何種野獸呢?約翰·維廉斯腦子里閃出個問號,雙眼更專注地盯著這只正高速運動的野獸。
轉瞬之間,這只神秘的野獸便跳上匹薩餅狀土丘,旋即向灌叢前的雄天鵝撲了過去。
沒了水花的遮擋,約翰·維廉斯終于看清了這只神秘野獸的面容:尖尖的嘴吻,雪白尖利的犬牙,鐵青色的皮毛,背部有深褐色條狀斑紋,強健的四肢,陡翹的眼角,狠毒的眼神,蓬松的尾巴,腹部鼓鼓囊囊的育兒袋……驟然間,約翰·維廉斯腦袋嗡的一聲興奮得快要眩暈了。這不是袋狼嗎?他不敢相信這是真的,揉揉眼睛仔細再看,它的背部確確實實有深褐色的條狀斑紋,果真是袋狼!
他在塔斯馬尼亞看見了活生生的袋狼,這怎么可能呢?
袋狼曾經是澳大利亞最兇猛的食肉獸,主要活動在塔斯馬尼亞島,因其背部有類似于老虎的條狀斑紋,所以又被稱作塔斯馬尼亞虎。遠古時代,袋狼曾廣泛分布于新幾內亞熱帶雨林和澳大利亞草原:五千年前,澳洲野犬隨人類進入澳大利亞,與食性相同的袋狼發生爭斗,袋狼隨后從新幾內亞和澳大利亞草原漸漸消失,僅在大洋洲的塔斯馬尼亞島上還有生存。十八世紀中葉,英國探險家科克到澳大利亞探險,隨即掀起了洶涌澎湃的移民潮。移民們把袋狼當做敵人。并冠以“殺羊魔”的惡名,在政府的獎賞制度鼓勵下進行大肆屠殺,使袋狼近乎絕跡。當政府發現情況不妙,欲停止袋狼絕種趨勢時,事情已無法挽救,草原上已很難見到袋狼蹤跡了。1933年有人在塔斯馬尼亞島捕獲一只袋狼,命名為班哲明,飼養在赫芭特動物園,1936年死亡,此后再沒有活袋狼存在的消息。若干年后,袋狼被宣布為已滅絕的動物,從地球上消失了。唯一的那只名叫班哲明的袋狼標本,被珍藏在大不列顛皇家博物館內,成了指控人類暴行的生動教材。
P1-5
序言:
后記:
為黑天鵝辯護
再沒有哪種動物像黑天鵝那樣對人類思想觀念產生如此劇烈的震蕩。
美國次貸危機爆發后,美國經濟學家使用頻率最高的一句話就是:黑天鵝效應。
所謂“黑天鵝效應”,是指在澳大利亞被發現之前,生活在十七世紀歐洲的人們都相信一件事——所有的天鵝都是白色的。因為當時所能見到的天鵝的確都是白色的,所以根據經驗主義,那簡直就是一個真理,至少可以算是一個公理吧。直到1697年,探險家在澳大利亞發現了黑天鵝,人們才知道以前的結論是片面的——并非所有的天鵝都是白色的。這是一個證明,證明了我們的認知是多么的具有局限性——雖然你是在觀察了幾百萬只天鵝之后才得出了“所有的天鵝都是白色的”結論,但只需要另一個發現就能將它徹底推翻。黑天鵝的存在喻示著不可預測的重大稀有事件,它在意料之外,卻又改變一切,但人們總是對它視而不見,并習慣于以自己有限的生活經驗和不堪一擊的信念來解釋這些意料之外的重大沖擊,最終被現實擊潰。
當歐洲人知道并非世界上所有的天鵝都是白色的,確確實實有黑天鵝存在,歐洲人在震驚之余,便異口同聲認定黑天鵝是從地獄里飛出來的黑色幽靈。他們把自己所鐘愛的白天鵝視為從天堂飛來的吉祥烏,理所當然就把黑天鵝視為從地獄飛來的黑色幽靈,象征邪惡和兇暴。
無法否認它的存在,就把它妖魔化。人類的狹窄可見一斑。
有良知的動物學家早就證明,黑天鵝與白天鵝一樣,也是一種美麗善良的烏。黑天鵝虹膜為紅色,兩只眼睛流光溢彩,背部那簇婚羽曲卷如花瓣,憑良心說,黑天鵝的美麗度絕不亞于白天鵝。黑天鵝雌雄一旦結為伉儷,兩情相悅,琴瑟和諧,廝守終身,其愛情的堅貞也絕不亞于白天鵝。但是,迷信與偏執依然陰魂不散,許多人在感情上仍然疏遠和排斥黑天鵝,仍然將這種十分可愛的鳥與黑色地獄畫等號。至今仍活躍在舞臺上的芭蕾舞劇《天鵝湖》里,黑天鵝仍然是丑與惡的化身,是專門制造災難的反面形象。
都說竇娥冤,其實黑天鵝更比竇娥冤一百倍。
我之所以想寫這本《黑天鵝紫水晶》,就是要替蒙受不白之冤達三百年之久的黑天鵝討回一個公道。
如果有一個生命法庭,毫無疑問,人類將永遠坐在被告席上。我愿意做黑天鵝的辯護律師,控訴人類所犯下的誣陷罪。
或許,讀者可以將這本書看作是一篇用文學筆調寫就的替黑天鵝進行無罪辯護的辯護詞。
動筆寫來,感覺困難不少。黑天鵝是澳洲特有物種。在我國僅有少數幾個城市的動物園有展出,很難找到機會與黑天鵝零距離接觸。寫黑天鵝,背景當然要放在黑天鵝的故鄉——澳大利亞。我從沒去過澳大利亞,對那里的自然環境缺乏感性認識。只有通過閱讀科普讀物和各種游記文章,加深對澳洲自然環境的印象。雖然做了一些準備,仍感知識儲備不足,寫的時候常有捉襟見肘之感。寫得很慢,也寫得很苦。
支撐我寫下去的,就是一種使命感。我要通過紫水晶這樣一個三百年前和三百年后重疊的黑天鵝形象,告訴我的讀者,人類因貪婪而變得殘暴,因無知而變得偏執,曾經和正在對動物犯下累累罪行。我們應該改變我們陳腐的觀念,善待動物,停止殺戮,最好是素食生存,珍惜黑天鵝這樣可愛的另類生靈。
我要用我手中的筆,呼喚人類面對動物休眠的良知,呼喚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呼喚我們這顆蔚藍色的地球更加綠意蔥蘢。
沈石溪
2009年11月25日上海梅隴
評論:
主題詞:
推薦詞:
三百年前,沛朗·威廉斯慘死在一只名叫紫水晶的黑天鵝手中。三百年后,沛朗的后代約翰,不僅成為另一只名叫紫水晶帶著四只雛鳥的黑天鵝的守護者,還為了它們放棄了世代相傳的仇恨和祖先留下的巨額財產。
《黑天鵝紫水晶/沈石溪激情動物小說》是“中國動物小說大王”沈石溪年度傾情巨獻——講述了一卷塵封已久的羊皮日記,訴說了:一場人與天鵝的,恩怨故事?!逗谔禊Z紫水晶》為小讀者們講述一段代代相傳的血海深仇,一份生死相依的珍貴感情。
著作者簡介:
沈石溪,原名沈一鳴。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上海作家協會理事,全國兒童文學委員會委員。20世紀80年代初開始從事文學創作,醉心于大自然文學,已出版500多萬字的作品。代表作品有《第七條獵狗》《紅奶羊》《狼王夢》《混血豺王》《鳥奴》等。所著動物小說將故事性、趣味性和知識性溶為一體,充滿哲理內涵,風格獨特,深受青少年讀者的喜愛。其作品多次榮獲全國優秀兒童文學作品獎、冰心兒童文學獎等,并多次被收進中小學語文教材。
商品評價
100%好評
共有1人參與評分評價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