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我知道他想看什么:用內容營銷打造品牌影響力
定價:48
作者:沙建軍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1
ISBN:9787508682341
字數:202
頁碼:263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412KG
目錄:
推薦序一 內容:抵達顧客內心最短的路
推薦序二 擁抱內容營銷時代
引子
第一章 每個企業都將是一個媒體
紅牛的內容工作室10歲了
埃森哲在全球有6個內容工作室
樂高:最會做玩具的媒體
向奧斯卡獎進軍的萬豪酒店
一切都是媒體,形式也是內容
企業變身媒體已經成為趨勢
在知乎,已經沒有社會化團隊了
第二章 內容如何賣貨
玩微博玩出來的野獸派花店
羅輯思維:從內容電商到知識服務商
作家馮唐也用微店賣貨
寶潔開始豎起內容營銷的大旗
可口可樂:從創意卓越到內容卓越
做好內容,痔瘡膏也有春天
阿迪達斯跟電視廣告說再見
賣貨的內容也有高下之分
第三章 怎一個“情”字了得
好內容都是“情”“趣”“用”“品”
情感共鳴:人類不能被機器打敗的最后希望
金士頓:有情感溫度的存儲卡
情緒共振:大道理人人都懂,小情緒難以自控
你是不是一個有情緒的寶寶?
情欲刺激:不僅是進化的原動力
女性品牌要像維多利亞的秘密那樣性感
情懷引領代表的是價值和趣味
褚時?。骸皠钪境取背晒Ρ澈蟮膬热葜?
第四章 有趣才是正經事兒
我們都是聽故事長大的孩子
如何讓產品像故事一樣瘋傳
消費和購買都是情境下的抉擇
航班管家的場景化營銷
有意思才會有意義
淘寶是如何取悅年輕人的
傳統飲料品牌的年輕化之路
第五章 如何從創意卓越到內容卓越
怎樣才算是真正的內容營銷
內容和營銷的關系
內容運營的獨孤九劍
IBM是如何打造智慧內容社區的?
B2B的GE內容玩得也很溜
大數據是內容營銷的翅膀
“比薩餅+高科技”就是好內容
大衛·奧格威需要補充的四堂內容營銷課
第六章 怎么做好企業的首席內容官
首席市場官可能過時了
必修的5堂設計課
文案是基礎,功夫在文案外
生命不息,學習不止
如何用內容打造個人品牌
跋 廣告凋零,內容永生
內容簡介:
社交媒體迅速發展、信息快速迭代、時間碎片化;大數據、智能終端、物聯網橫空出世;移動支付、網紅經濟和傳統營銷失效,這些都讓這個時代的媒體、內容、渠道、產品之間的邊界越來越模糊,也從根本上改變了營銷的邏輯,內容營銷從熱詞變成趨勢,變成營銷的底層思維。未來一切都是媒體,形式也是內容。
《我知道他想看什么:用內容營銷打造品牌影響力》作者通過對國內外36個內容營銷的新近案例的故事化描述和透徹分析,提出“組織媒介化”“營銷內容化”“內容情趣化”的新洞察,并就傳統企業內容營銷轉型給出了五大方向性策略和操作性建議。
作者沙建軍結合自身多年的營銷策劃和創意傳播經驗,分享了“故事化”“場景化”和“娛樂化”趨勢下的“情”“趣”“用”“品”內容創作方法,以及如何借助大數據運營內容的技巧。這些方法不僅有助于傳統企業營銷轉型,也是打造個人品牌的利器,畢竟“IP”、網紅經濟和魅力人格體已經不再是鬧哄哄的泡沫概念,而是我們每天生活的一部分。
精彩頁:
80萬藍V總教頭是如何煉成的
杜蕾斯成為一個高曝光度的品牌,不是因為它占據了每個便利店收銀臺邊上最顯眼的位置,而是因為一直以來它在微博上的搶眼表現。杜蕾斯的微博運營團隊,通過熱點借勢、花邊話題設計,在短短的幾年內,把微博運營玩到了別人只能望其項背的地步。
但是,在大部分人高山仰止的時候,老牌家電企業海爾通過另類的互動方式,成為大眾眼中的“80萬藍V總教頭”,把微博營銷玩出了新高度。
海爾官方微博運營團隊隸屬于海爾新媒體實驗室,這個實驗室位于青島一所面朝大海的老式別墅內。2016年9月12日下午,秋高氣爽、陽光明媚,海爾新媒體實驗室負責人沈方俊先生給筆者講了三個故事。
“給朕打入冷宮”
2016年1月,故宮淘寶的粉絲提意見說:“你們能不能出一款冰箱叫‘冷宮’,這樣我吃的剩飯剩菜都可以說‘給朕打入冷宮’?!睂嶋H上,這只是一個情趣化的建議。故宮淘寶轉發了之后說:“這都是一些什么人啊?!苯Y果沒想到這條微博火了。很多網友都覺得這個創意不錯,因為前兩年的宮斗劇特別火,年輕人說話都“陰陽怪氣”的。其中有一位粉絲,@海爾,說:“海爾,你們可以出一款這樣的冷宮冰箱嗎?”
于是,海爾官方微博在第一時間轉發了他的這條微博,我們說:“容我考慮考慮?!焙芏嗑W友覺得不可思議,印象中一個冷冰冰的官方微博,竟然回復了自己,還真得考慮了!實際上,我們經常跟粉絲這么互動。
這些熱情的粉絲@美的、格力、西門子等,它們都沒有回復。大企業很難回復,主要有下面一些原因。
第一,企業新媒體基本屬于企業的公關、品牌或營銷部門,很少有企業新媒體是敢真正地自主決策的。
第二,在工業制造企業里,研發一款新產品需要走一個非常規范的流程。要立項,然后評估這個產品,提出一些功能點,看看有沒有競品,以及制定定價策略,預估大概能賣多少臺,超過十萬臺才敢開模生產。
在產品研發過程中,很多公司還習慣通過第三方做用戶調查。但是實際上,現在用戶互動和反饋的渠道很多,而且處于自發的狀態,通過微博、微信或者論壇的牢騷反饋才最真實,也最應該得到重視。所以,海爾新媒體認為,像用戶對冷宮冰箱這樣的需求是非常寶貴的,我們要保護這種主動性。于是,我們回復了他,并且傳達給他這樣的信息:我們不僅回復了你,我們還會認真地考慮是否把它做出來。
我們沒想到,當天晚上這條微博就爆炸了,有7萬多條私信、回復、點贊等。我們提煉出了5000多條非常有價值的產品改良意見。
同時,我們聯合了一些數據機構,理出了整體用戶的大數據,包括年齡段、用戶層次、大致的購買力以及用戶對這個產品的預期,有半本書那么厚。
當天晚上,我們就給海爾冰箱制造部門的總經理打電話,我說:“海爾官方微博上有7萬用戶想要一臺冷宮冰箱,目前市面上沒有。我也知道在我們這樣的大企業里,開發這個新產品的開模費用可能要數百萬元,但它是用戶的真實需求。如果你們能做,我盡快回復用戶我們可以做,如果你們不能做,我就去找別的廠家做?!苯Y果,他就回復我說:“沈總,你給我們一個小時,我們開下會?!?
一個小時后,他給我打電話說:“請新媒體的同事放心,立刻回復用戶我們可以做?!庇谑窃?4小時之內,我們就把這款冰箱的工業設計圖曬到了網上。
七天之內,我們收到了1000多位網友給我們的反饋意見,包括:冰箱的設計結構,真像冷宮一樣;窗戶是宮廷樣式的,是可以被點亮的,是可以顯示溫度的……這些我們的工程師都沒有想到。但這是網友的意見,能不能實現?必須能。
七天之內,我們通過3D打印技術(快速成型技術的一種,通過逐層打印的方式來構造物體)把這臺冰箱送到了這個用戶面前。
“咕咚手持洗衣機”
有些用戶在后臺留言說:“有時候出差,衣服也要洗,但不太方便,是否能生產一款便攜的洗衣機?”于是,海爾亞洲團隊接到這個用戶需求,就把他的概念曬到了網上。海爾研發的一款便攜的洗衣機——“采用3節七號電池驅動,每秒鐘超過100次的拍打,極速洗凈你身上的污漬,哪里臟了點哪里?!?
沒想到,這條微博發出去之后,有4萬多次轉發,6000多條評論。
我們懷疑,是否因為某一個偶然的事件造成了這條微博的火爆,而并非大家真的關注這個產品。于是,我們分析了用戶大數據,結果發現在地域分布上,四川、重慶、湖南是地域需求前三位,因為這幾個地方的人最喜歡吃火鍋,吃火鍋的油很容易濺到身上。所以,我們判斷它可能真的很靠譜,真的是基于使用場景的。
我們找到海爾亞洲團隊說:“這款洗衣機海爾新媒體幫你們做營銷?!币驗殡m然同在一個集團,但我們完全是市場化的關系,他們是海爾的子公司,是創業團隊,我們也是。這款產品他們交給我們運營,就像甲方和乙方一樣,我們幫他們做營銷,不收一分錢,但是如果銷量達到10萬臺他們要分我們一半的利潤。
另外,我們還提了一個條件,就是所有產品的形狀、外形、顏色,要由海爾新媒體來決定。實際上我們并不是想自己決定,而是希望和用戶一起決定。我們在微博上做了“我畫個洗衣機”的游戲,收到了將近3000幅作品,其中有100幅是非常專業的,能不能實現呢?工程師說能。
那么,它應該叫什么名字呢?我們覺得名字應該由網友決定,于是在微博上發起了投票和留言互動,包括“工藤新一”“微洗”等一堆年輕人喜歡的名字都被叫了出來。其中,“咕咚手持洗衣機”的名字得票最高。取這個名字的人說:“如果你們不叫咕咚手持洗衣機,海爾的產品我再也不買了?!焙苋涡?,點贊量最高,我們就選擇了這個名字。
這個洗衣機應該是什么顏色呢?在制造業里,通常顏色有非常標準的定義,藍色是什么樣的藍,黃色是什么樣的黃。但是,我們覺得像咕咚手持洗衣機這樣一款眾創的產品,不應該限定它。于是,我們打破海爾集團的顏色設計語言,比如活力橙、珊瑚粉、鈦金灰等,完全由網友定制,讓網友調色。還有它的包裝應該是什么樣的,它應該有什么樣的周邊等,所有這些都是網友一步一步在微博上“生產”出來的。
在這款產品生產、營銷的過程中,其實我們并沒有營銷,只是不斷地讓網友參與,把它做出來。這款產品倒計時15天時,我們開通了預約,當天預約量突破40萬臺,半年之內這款產品賣到了20萬臺。
雖然相對海爾的其他產品,這款產品的銷量并不是很大,因為通常海爾單一型號的產品,有幾百萬的出貨量。但是,如果考慮到這些銷售沒有用到任何一家海爾實體專賣店,全是在微博上進行的,這不僅在海爾,在行業內部也是第一次。
P19-24
序言:
內容:抵達顧客內心最短的路
這是一個秒時代。關于吸引受眾,曾經有個“520原則”:如果5分鐘之內,你沒有讓對方產生帶入感,就別指望他給你20分鐘。而現在,這個時間單位變成了秒。也就是說,5秒鐘之內,你沒有引起對方的興趣,他連20秒鐘都不愿意給你。這在視頻行業叫作“9秒定乾坤”,基本上大部分視頻在9秒鐘之內就被關閉了。因此,別老說人家瞧不起你,別逗了,人家根本就沒瞧你。
在信息量極大豐富龐雜的當下,傳統的告知式傳播已經失效,需要通過創作容易被用戶感知的內容來傳情達意。這種傳播觀念和方式被稱為“內容營銷”。
根據我們的觀察,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女性思維開始占上風。女性思維的特點是重視過程與感受,這個感受包括安全感、存在感和優越感。比如,領結婚證書就是為了有安全感,哪怕有一天會離婚,有套房子也好;而存在感在微信朋友圈體現得更明顯,她寫一句“我家被水淹了”,你點贊,她都覺得很好。優越感是比存在感更高級的心理需求,很多時候,幸福是比較出來的,而優越指數在某種程度上代表了幸福指數。
如何讓信息被感知呢?關鍵有三點:共感、共振和共鳴。你不能跟沒到過北方的海南人解釋長白山的雪,如果他們沒到過類似的地方,就根本不能領會,也不會有感覺。紅牛的品牌廣告語“你的能量超乎你想象”,其實很多年前就準備好了,但為什么在2014年1月1日才啟用呢?原因在于時機不到。在那個時間點上,有黑洞般自信的“90后”開始長大了,他們的自我認同感需要借助一個品牌吶喊出來。因此,當紅牛推出這句廣告語時,就會讓他們產生強烈的共振。
當科技顛覆人性,簡單顛覆復雜,感性就會超越理性。而共鳴就是你經歷的事他也經歷過,你說完大家能會心一笑,你認同的價值觀也是他一直堅持和信奉的。也許,他對有些價值觀并沒有清晰的概念,但看過你的文章或者圖片、視頻后,他會在心里默默地說你是對的。
另外,電影、營銷環節中的背景音樂等也非常重要,因為它們可以喚起用戶的情緒。當然,產生情緒共振的方式和方法有很多,建軍在書中進行了很多分析和闡述,在此就不贅述了。
由于出生的環境和所處的語境不同,每個年齡段的人產生共感和共鳴的方式也不同?,F在,代際或者代溝基本上得按照5年來算。14~16歲的少年處在青春叛逆期,20歲左右處于性格定型期,24~26歲處于糾結青春期,有些人一過30歲就進入焦慮性青春期,35歲左右則處于少年心氣已散盡、中年修為還沒來、看事沒看透、看花沒看夠的狀態。當品牌面對這些不同族群的人時,需要用一把鑰匙開一把鎖。
2016年,我們團隊給一點資訊策劃。首先,我們團隊就根據一點資訊的特點,把目標受眾定位為“四有新人”——有品、有料、有趣、有用。他們是在事業路上的生活者和夢想實現家,有著敏感的靈魂、大條的神經、深沉的想法、世俗的趣味,無論生活是否善待自己,都會自由地活著;即使生活沉重得像個鉛球,也要如同放飛的開心氣球;哪怕身處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隧道里,依然能在靈魂深處,看見隧道那頭的光亮;對于不確定的未來,能懷著樂觀的期待,帶著點兒心事、帶著點兒難言的痛,每天笑嘻嘻地生活下去。
然后,我們圍繞用戶心智中各種糾結的關注點創造話題,不講正確的廢話,專挑槽點、痛點和糾結點,針對全國20多個城市和地區的不同媒介場景,利用social(社交)端、門戶網站、平面、線下媒體,以品牌聯合、跨界合作、H5(第5代HTML)等多種方式,將有品、有料、有趣、有用的各類資訊以新聞資訊標題形式呈現。最后,我們用1000個內容,制造了1000個問題,并在關鍵部分用一點資訊的標識進行了遮擋,用戶需要掃碼才能獲得全部信息?;旧弦蝗艘粏栴},一心一答案。這個簡單的互動也表達了一點資訊的核心觀點——“你最想看的,就在一點資訊”。最終,這個策劃方案使一點資訊的品牌知名度和認知度從20%提升到50%,也獲得了業內多個營銷類大獎。
以前,我們說營銷是“創意+媒介”,現在則是“內容+平臺”。因此,在做內容營銷時,我們首先要思考如何多元化地搶占陣地平臺,比如微博、微信、音頻、新聞等,確定自己的平臺矩陣;然后再生產內容?,F在的內容也不再是簡單的一幅畫、一個活動或者一個故事,而是持續不斷地輸出各種新、奇、怪、美、潮、樂、酷的信息、思想、價值觀和趣味。
在營銷策劃和品牌傳播的實戰專家中,就系統梳理、總結內容營銷理論和案例而言,建軍算是最早的一個。他不僅最早創辦了定位內容營銷商學院的一品內容官,而且還跟國內外的著名商學院和內容營銷機構合作,發起成立了中國內容營銷研究院,讓產學研的各界專家有更好的溝通平臺。
在這本書中,他就企業如何做內容營銷、電商如何通過內容賣貨、什么樣的內容才是好內容、如何做好首席內容官等問題給出了很有見地的答案。
如果你是企業高管,也許會對“組織媒介化”“營銷內容化”“內容情趣化”的營銷大趨勢和企業針對營銷轉型的5個戰略抓手感興趣;如果你是內容營銷的操盤手,則“情”“趣”“用”“品”的內容創作方法論,“故事化”“場景化”“娛樂化”的內容創作趨勢和“如何做好首席內容官”的經驗和建議會讓你受益無窮;如果你是內容電商從業者,
則可以感受到爆文到爆款的打造路徑;即使你從事的行業和職業離營銷很遠,在“IP”(知識產權)“網紅”“人格魅力體”滿天飛的時代,“如何用內容打造個人品牌”肯定會給你很多啟發,因為沒有任何從政經驗的特朗普,就是靠做內容當選了總統。
就像書中所說的那樣,在這個充滿變化的時代,不管你愿不愿意,都將被卷入內容營銷的大潮。
未來撲面而來,我們一起期待。
智立方品牌營銷集群董事長兼CEO 楊石頭
后記:
廣告凋零,內容永生
回頭想想,自己走上內容營銷的研究和實踐之路,實屬懵懂中的誤打誤撞。
2010年,我創辦的達道品牌顧問機構有幸成為“股神”巴菲特旗下美國怡口的整合營銷戰略顧問,為其提供全面的營銷策劃和輔助執行工作。美國怡口的主營業務是生產、銷售工程和家用凈水器,這在中國屬于新興產業。在合作的最初幾年,不僅消費者對這類產品無意識,而且行業品牌無特色、行業展會無亮點,整個行業的競爭也很粗放。再加上美國總部對于中國市場的環境氛圍以及消費者狀態不了解,一直套用國外成熟市場的2B(to business,針對企業)操作思路和慣性來指導中國市場的運作,對市場運作費用的預算更是卡得非常緊,這導致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的打造不能通過廣告或有體量的事件營銷來完成。
在對市場、競品和消費者調研之后,我們從企業的整體戰略定位、消費者對位和行業卡位等角度給怡口做了整體規劃,并且給品牌的外延和內核體系、營銷的框架(由產品、價格、渠道、促銷組成的“4P”基礎模型)和傳播的策略做了配套規劃,這些規劃得到了中國區管理層的高度支持和認同。在預算非常有限的情況下,大家達成的共識是通過不問斷的內容輸出來打造品牌。
當時還沒有所謂的內容營銷意識,所有工作更多地是從整合營銷傳播的角度,針對消費者和品牌利益相關者進行內容的提升和輸出。為了更省錢地產出內容,無論展臺的位置和大小,我們把新產品的發布會統統安排在各個不同的展會現場。沒想到這樣的方式不僅聚攏了人氣,也讓記者覺得很有料。于是,在展會現場開新品發布會隨后成為凈水行業的通用做法。而現在這種做法幾乎已經普及到大部分的行業展會中。
因為基于利益相關者接觸點進行內容提升,所以內容的外延也就變得相當寬泛,形式和類型也不再局限于傳統的內容分類。產品的功能、設計和命名,展臺的設計和布置、現場活動的調性和內涵、工作人員的話術和形象,銷售終端的形象、各種銷售物料的設計和制作,年度的經銷商大會,各種對外的媒體宣傳和自媒體以及網站內容的輸出,甚至在互聯網平臺的整體口碑管理等,都屬于內容展示。
就這樣,在我們全力的努力和客戶的支持下,大家咬牙堅持了兩年,很快就得到了回報。美國怡口迅速成為高端凈水行業的第一品牌,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逐步提升,想要加入經銷商體系的人幾乎排成了長隊,而終端的銷售量也節節攀升。從2012年開始,為了進一步提升公司在細分市場的占有率,我們針對不同的人群和渠道創立新的品牌矩陣,并且用同樣的方法對品牌進行全方位的打造和處理,同樣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014年,當很多新晉凈水品牌攜資本開始找黃磊、孫儷、林志玲、范冰冰等一線明星做廣告代言時,最早進行專業品牌打造的美國怡口,依然沒有廣告層面的投入,在整合內容營銷系統的支撐下,其銷售業績還能夠持續翻番。
我們在給怡口做營銷的過程中也一直在思考:無論是在線上官方傳播陣地(官網、雙微和官方旗艦店)的內容更新,還是各其他平臺的內容持續建設,抑或是線下各種展會的搭建和活動策劃、銷售終端的統一形象策劃和售點資料準備,甚至包括在世界多個城市舉辦的年度經銷商大會,都沒有造成任何轟動效應和在微信朋友圈不時刷屏的現象,為什么怡口的品牌影響力和銷售業績還能夠直線上升?
2叭2年,可口可樂發布了震驚世界的“內容2020戰略”,尤其是其中最核心的從創意卓越到內容卓越的轉變給了我很大的啟發。雖然我們沒有驚天地、泣鬼神或者讓人發瘋的內容,但是我們在各個層面和接觸點相對統一又持續的內容輸出,契合了小能量的多次沖擊原理,也達到了滴水穿石的效果。而這種做法在國外被稱之為“內容營銷”,并且有專門的機構進行相關理論的總結和推廣,美國的內容營銷協會就是其中的代表。從那時候起,我開始持續關注并有意識地運用內容營銷的理論來指導實踐,并且觀察和分析國內其他品牌在營銷層面的轉型和做法,比如2012—2013年開始萌芽的野獸派花店和羅輯思維等,并最終在2015年創辦定位為內容營銷商學院的一品內容官,開展國內真正意義上的首席內容官進化實驗。
正如本書前面所分析的那樣。海爾魔鏡、羅輯思維和野獸派的成長說明這個世界的營銷邏輯在發生變化。傳統的從產品到商品再到品牌構建的思路和邏輯正逐步被從內容到品牌(或者魅力人格體)再到商品的新邏輯所取代。在這個過程中,隨著移動互聯網和智能手機等的升級和支付技術的發展,內容已經不僅是內容、形式和媒介。也是構建和消費者深度信任關系的手段和銷售產品的渠道。對個人而言,洶涌而來的網絡大咖、自媒體達人、超級IP、網紅經濟等,也越來越證明了內容的重要性。內容已經成為所有個人和企業打造品牌并最終達成銷售的主要手段,內容營銷會成為未來營銷的底層思維和邏輯,傳統的以大眾傳播和廣告為主要推銷方式的思路開始凋零。
這種轉型表面上看好像很膚淺、很牽強,因為結論來自我們對一些現象和案例的羅列和歸納,其實不然。因為這些變化不是最近才有的,也不是憑空而來的,而是隨著各種技術和基礎設備的逐步完善,隨著年輕一代的成長以及新的話語體系、溝通方式和消費方式的變化而產生的。
被譽為20世紀“思想家”“先知”“圣人”的加拿大著名傳播學家馬歇爾·麥克盧漢,在他的經典作品《理解媒介:論人的延伸》中提出“媒介即信息”“媒介是人體的延伸”“地球村”“意識延伸”等著名觀點。這些觀點曾經被認為是奇談怪論,乃至當年被提出之后,有過曇花一現的爆紅。但是,隨著互聯網的發展,這些所謂的奇談怪論正逐步成為現實。傳播媒介不僅對傳播的內容有影響,而且會重新塑造人們的生活方式。
美國著名學者、紐約大學的教授尼爾·波茲曼在研究了電視對美國社會的多維影響后,出版了著名的《娛樂至死》。他指出,媒介不僅是信息,而且是一種隱喻;新興的媒介既是推動社會生活方式和文化內容變革的隱秘力量,也是重新定義了時代的精神力量;電視的興起導致了美國社會嚴肅內容的式微,美國社會逐漸從舊有的深刻滑向庸俗,娛樂至死成為新的時代精神??梢哉f,移動互聯網和社交媒體的發展。進一步放大了娛樂至死的理念和精神,表現為很多事情和內容有意思才會有意義,導致網絡內容向故事化、場景化和娛樂化的趨勢發展。
隨著物聯網技術、內容和支付方式的交替進化,傳統營銷的經典4P框架依然有效。但是,內容可能會變成產品研發、產品定價、推廣手段和銷售渠道的統一體,或是變成以上這些營銷手段的入口和底盤,就如引子中海爾魔鏡的定價和銷售方式。
當然,說內容營銷會成為營銷的底層思維,并不意味著狹義的廣告(即我們通常在電視節目之間插播的廣告)會立即死掉。廣告作為商品信息的推廣形式,會逐漸凋零,但并不會死。至少在中國、在可預見的未來,它不會死。
一方面,狹義廣告出現的時間已經有上百年,無論是廣告商、廣告行業的從業人員,還是廣告的接受者都會在思維和模式慣性下繼續操作。也因為這種慣性,使得狹義廣告本身仍然具有一定的效果和作用。甚至,在某些特定的人群中,這種方式可能還是最有效的傳播方式,只是價格昂貴了點。這也是阿迪達斯全球CEO接受電視臺采訪時說阿迪達斯將停止發布廣告,但是阿迪達斯的中國官方發言人卻審慎地表達不會取消廣告的原因。
另一方面,從廣告的發展史來看,廣義廣告以承載廣告的媒介來分,大致經歷了以實物、叫賣、標記、音響為主體的古代廣告時期,以商標和牌號為主體的中世紀廣告時期,以報刊為主體的近代廣告時期,以電視為主體的現代廣告時期,以及以互聯網綜合平臺為載體的新廣告時期。
可以說,在人類社會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廣義廣告一直存在,只是受到不同的時代社會文化和科學技術的限制,在媒介手段、內容、形式或藝術表現上會發生變化。所以,也有人說內容就是廣告換湯不換藥的新的表現形式。但是,不管從哪個維度看,不管廣告是否還存在或者以何種形式存在,內容永生是毋庸置疑的。
感謝在過去7年中一直給予我信任的美國怡口,尤其是怡口的市場總監王正先生,跟他的互動和交流給了我很多啟發;感謝在成書過程中,給予我大量指導和幫助的各位良師益友,他們包括我的研究生導師、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劉海貴教授,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博導余明陽教授,香港城市大學商學院中文EMBA(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主任竇文宇教授,華南理工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院長段淳林教授,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工商管理學院紀華強教授,著名的創意人智立方品牌營銷集群董事長楊石頭先生,綠葉生命科學集團公關總監楊亮先生,美國艾爾建公司執行公關總監徐雅麗女士,“未來+”創始人李翰林先生,贊伯營銷管理咨詢公司總經理婁紅莉女士,前天娛傳媒首席文化官趙暉先生,友拓傳播的副總裁趙寧先生,聞遠達誠管理咨詢有限公司總裁李國威先生,天與空的創始人楊燁昕先生,東華大學人文學院徐玲英博士,以及很多在各種形式的交流中給我建議的朋友們,尤其是楊石頭先生發起和領導下的智客團的眾多智友們;也感謝達道品牌顧問機構和一品內容官的各位同事。
最后,特別感謝中信出版社商業社沈家樂老師和徐聞陽、韓芳老師。在她們的耐心指導、鼓勵和細致入微的幫助下,本書才得以順利完成。
評論:
李國威 聞遠達誠管理咨詢總裁
內容營銷在西方已經實踐多年,在中國,系統總結內容營銷方法論的,沙建軍是先行者,本書用豐富的國內外案例闡述了內容營銷和傳統廣告的異同,展示了互聯網時代內容營銷對企業實現商業目標的作用,是一本對市場和公關人、自媒體人和大學生等有極強參考價值的實效操作指南。
沈方俊 海爾新媒體總監
萬物互聯時代,草木皆媒介,企業即媒體,傳統的營銷范式逐漸被顛覆。2016年海爾新媒體的探索引爆互聯網,隨后成立的企業級媒體藍V聯盟進入公眾視野,內容營銷迎來新的黃金紅利期,老沙的這本書對于迷茫中的企業級媒體猶如夜航燈塔,雪中送炭,讓我們共同期待內容營銷的新生態。
李翰林 納琦環保聯合創始人、CEO
移動互聯網時代技術迭代和信息流動加速,使得聚焦核心內容的營銷比任何時代都重要,本書從作者多年案例執行經驗出發,創意性的知識分享給予內容營銷正解,幫助打開從業者和消費者的“心門”,我想這就是本書的價值之所在!
楊亮 綠葉制藥傳播總監
相比很多或紙上談兵或有實戰案例但不成體系的品牌營銷類書籍,本書讓人十分驚喜,作者長期戰斗在營銷策劃和執行一線,卻又勤于思考,把營銷的“道”融入實戰中去求“法”,反復打磨繼而形成自己的“術”,娓娓道來,給人啟迪。
主題詞:
推薦詞:
楊石頭(智力方品牌營銷傳播集群董事長兼CEO)、余明揚(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企業研究院院長)作序;李國威(聞遠達誠管理咨詢總裁,前GE大中華區公關傳播總監)、沈方(俊海爾新媒體總監)、李翰林(納琦環保首席執行官)、楊亮(綠葉制藥公關總監)傾情推薦!
36個用內容創造品牌和銷售奇跡的故事,讓內容營銷在品牌建設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2007年,紅牛建立內容工作室;2012年,可口可樂發布“內容2020”戰略;2015年,內容營銷成為寶潔、阿迪達斯的核心關鍵詞;2016年,騰訊、阿里、百度、今日頭條都開始投巨資搶灘內容營銷陣地。抵達顧客內心沒有比內容更短的路。
沙建軍著的《我知道他想看什么:用內容營銷打造品牌影響力》是一本本土化的內容營銷案例著作,道盡營銷下一站的策略、邏輯和方法。
著作者簡介:
沙建軍,國內較早專注于內容營銷理論和實踐的品牌管理和營銷策劃專家,好內容都是“情”“趣”“用”“品”的內容營銷方法論構建者,國內真正意義上的首席內容官產業進化實驗發起人和組織者,中國內容營銷研究院聯合發起人兼業界專家召集人,內容營銷商學院一品內容官創始人。
國內專注并覆蓋大健康全產業鏈的輕奢4A達道品牌顧問機構創始人,持續7年作為全案策劃和執行顧問,幫助巴菲特旗下的公司創造中國區營業額連年翻番的紀錄。
上海品牌促進中心專家委員會專家,數十家財富500強公司的品牌顧問。有多年的大學和媒體從業經歷。
商品評價
100%好評
共有1人參與評分評價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