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經典譯林
定價:26
作者:[蘇聯]尼.奧斯特洛夫斯基
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12
ISBN:9787544762519
字數:
頁碼:
版次:
裝幀:
開本:
商品重量:KG
目錄:
正文
內容簡介: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前蘇聯作家尼·奧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一部長篇小說,于1933年寫成。這部帶有自傳性質的小說講述了主人公保爾·柯察金怎樣從一個不懂事的少年最終成為一名革命的布爾什維克戰士的過程,特別描述了當他雙目失明是如何堅持創作小說的。
小說通過記敘保爾·柯察金的成長道路告訴人們,一個人只有在革命的艱難困苦中戰勝敵人也戰勝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國、人民的利益聯系在一起的時候,才會創造出奇跡,才會成長為鋼鐵戰士。
精彩頁:
“節前去我家補考的人,都站起來!”
臉上皮膚松弛,身穿長袍,頸上掛著沉重十字架的虛胖子惡狠狠地盯著全班的學生。
六個學生——四男兩女,從座位上站了起來。神父的一對小眼睛盯著他們,兇光畢露,孩子們畏懼地看著這個穿長袍的先生。
“你們坐下?!鄙窀赶騼蓚€女孩揮了揮手。
兩個女孩立即坐下,輕松地吐了口氣。
“你們這幾個活寶,到這兒來!”
瓦西里神父站起身來,推開椅子,走到相互緊靠在一起的孩子們面前。
“你們這些壞家伙,誰會抽煙?”
四個孩子輕聲答道:
“神父,我們不會抽煙?!?
神父的臉漲得通紅。
“不會抽煙,小滑頭,那么面團里的煙末是誰撒的?不會抽煙?好,我們現在就來瞧一瞧!把口袋翻出來!快!聽見沒有?馬上把口袋翻出來!”
三個孩子開始把口袋里的東西掏出來,放在桌子上。
神父仔細檢查每條衣縫,想找出煙草的碎末,但一無所獲。于是,他轉向第四個小孩。這個孩子長著一對黑眼睛,穿著灰襯衣,藍褲子,膝蓋上還打著補丁。
“你怎么像個木頭似的,站著不動?”
黑眼睛小孩掩藏著內心的仇恨,甕聲甕氣地說:
“我沒有口袋?!彼秒p手摸了摸縫合的衣縫。
“呵——,沒有口袋!你以為我不知道糟蹋面團這種壞事是誰干的!你以為你現在還能留在學校里?不,親愛的,這回可饒不了你。上次是因為你母親求我,才把你留下的,這次可該了結啦。從教室里滾出去!”他使勁揪住小孩的一只耳朵,把他推到走廊里,然后關上了教室的門。
教室里鴉雀無聲,學生們個個嚇得縮成一團,誰也不清楚,為什么要把保爾·柯察金趕出學校;只有保爾的好朋友謝廖扎·布魯茲扎克知道:那天六個不及格的學生在神父家里等著補考,保爾在廚房里將一小撮煙末撒在神父家為復活節準備的面團里了。
被趕出門外的保爾坐在最后一級臺階上。他想:他可怎么回家呢?母親在稅務檢查員家里當廚娘,從清早忙到深夜,為他操碎了心,現在對她怎么交待呢?
淚水哽住了保爾的喉嚨。
“我現在怎么辦呢?都是這個該死的神父。我干嗎要給他撒煙末呢?是謝廖扎叫我干的,他說:‘我們來給這個討厭的惡鬼撒點兒煙末?!覀兙腿隽?,謝廖扎倒沒事兒,我可肯定要被趕出學校了?!?
保爾與瓦西里神父早就結下怨仇。一次,保爾因為和米什卡·列夫丘科夫打架,受到處罰,他被留在學校,“不準吃午飯”。老師擔心他一個人在教室里胡鬧,便把他領進高年級教室,讓他坐在后排。
高年級的教師瘦瘦的,穿著黑色上衣,正在講解地球、天體。他說,地球已經存在數百萬年,恒星也與地球相似。聽到這兒,保爾驚訝地張大了嘴巴,他差點想站起來報告老師:“圣經里不是這樣寫的”,但終因害怕被趕出教室而沒敢說話。
圣經課上,神父總給保爾打五分,因為他能背誦所有的祈禱詞,還有新約和舊約,甚至上帝在哪一天創造了何物他也記得清清楚楚。保爾打定主意要向神父問個明白。剛上圣經課,神父才在椅子上落座,保爾便舉手要求發言,得到允許后,他站起來說:
“神父,為什么高年級的老師說地球已經存在幾百萬年了,而圣經里卻說是五千……”神父那尖銳、可怕的喊叫立刻使他像泄了氣的皮球:
“你說什么,孽種,你就是這樣學圣經的?!”
保爾還未及答話,神父就揪住他的兩只耳朵,把他的頭往墻上撞去。一會兒,被撞得頭暈目眩、嚇得魂不附體的保爾已被扔進了走廊。
這天,保爾也被母親狠狠地赳了一頓。
第二天,母親來到學校,請求瓦西里神父讓保爾回校上課。從此,保爾恨透了神父,既恨又怕。保爾從不允許別人欺負他,即便稍加侮辱,他也不能原諒,他當然忘不了神父的這頓無端毒打,他把仇恨埋在心底,深藏不露。
瓦西里神父常常欺負保爾:為了一點小事,動輒就把他趕出門外;一連幾個星期,天天罰他站墻角,從來不提問他,從而造成復活節前他只好與不及格的學生一起到神父家里去補考。就是在那兒的廚房里,保爾將煙末撒在了為復活節準備的面團里。
沒有人看見,但神父還是猜到了是誰干的。
……下課了。孩子們擁進院子,圍住保爾。保爾愁眉苦臉,一聲不吭。謝廖扎·布魯茲扎克留在教室里沒有出來:他感到自己有責任,但又沒有辦法幫助保爾。
校長葉夫列姆·瓦西里耶維奇從教師休息室敞開的窗戶里探出頭來。聽到他那渾厚低沉的嗓音,保爾渾身顫栗:
“讓柯察金馬上到我這兒來!”
于是,保爾心怦怦亂跳地走進了教師休息室。
車站飯館的老板已經上了年紀,臉色蒼白,淡色的眼睛毫無生氣。他向站在一旁的保爾掃了一眼,問道:
“他多大啦?”
“十二歲?!蹦赣H答道。
“行,讓他留下吧。條件是這樣:工錢每個月八個盧布,當班日管飯,上班干一天一夜,在家歇一天一夜——可別偷東西?!?
P3-5
序言:
本書作者尼古拉·阿列克謝耶維奇·奧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他在這個名字之外還有一個名字——保爾·柯察金,也就是長篇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的主人公。但奧斯特洛夫斯基本人多次反對大家把他的生活經歷等同于保爾·柯察金的。他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一部長篇小說,而不是一部傳記,不是共青團員保爾·柯察金的傳記,但他又補充說,“我在這個形象中加入了一些自己的生活經歷,這樣在構成長篇小說的基礎中就有不少實際的材料了”。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的生命本身就是一種功績,他是一個意志堅強、勇氣非凡的人,把自己的命運同祖國的命運緊密相連。
奧斯特洛夫斯基1904年生于烏克蘭一個貧困工人家庭,童年時代他很少得到學習機會,從十一歲起就開始工作了。在國內戰爭年代他經常幫助革命者,1919年他加入了共青團。后來他自愿地、瞞著家人悄悄來到前線,在那里參加了很多戰斗。他有兩次身負重傷,結果右眼再也看不見東西了。鑒于健康狀況,奧斯特洛夫斯基只好退伍,當時他才只有十六歲。他后來一邊學習,一邊工作,主持一個共青團機構的工作。但是他的健康惡化了,疾病徹底將他擊倒了,把他牢牢地困在了病床上。三年之后奧斯特洛夫斯基完全失明了,于是一場爭奪生命權利的激烈戰斗開始了?!拔椰F在被困在了病床上,并不表示我是個病人,這不對,這是胡說八道!我完全是個健康的小伙子。說我雙腿不能動彈,雙眼什么也看不見——那完全是誤會,是愚蠢的玩笑?!眾W斯特洛夫斯基在給朋友的信中這樣寫道。此時對于他來講,一切手術,一切療養都于事無補了。即使沒有任何康復的希望,奧斯特洛夫斯基也沒有向命運投降,新的計劃在他的腦中產生了,該計劃的目的就是要充實自己的生活,這是證明自己的生命價值所必需的。1930年秋他開始寫自己的書,這是一本自白之書,一本傳記之書,書中的主人公就是不懼死亡的保爾·柯察金。
雙目失明的奧斯特洛夫斯基寫作是很困難的,常常從一行滑到另一行上,從一個字母竄到另一個字母上。于是他只好嘗試借助鏤花板寫作,但是這種方法沒有加快工作速度,于是他開始向自己的妻子和朋友們口授。1933年夏天他完成了自己這部關于英雄的小說。
1935年《真理報》上出現了一篇題為“勇氣”的特寫,它是由著名的蘇聯記者柯里佐夫撰寫的,記述了奧斯特洛夫斯基的生活經歷。從此千百萬人知道了那位小說家,了解到他那無法治愈的疾病以及他那令人驚嘆的不屈不撓的堅強品格。透過保爾對革命的執著精神,讀者看到了一個人民的英雄,看到的是一個英勇無畏的、一心為自由而戰的個人,他從實際生活中走進了文學中,又經過作家天才的創作,從書頁上轉化成擁有巨大力量的文學形象,再回到生活中,成為人們仿效的榜樣。這位年輕作家創作的小說情節緊張,扣人心弦;熱情奔放,激蕩人心,充滿了奮斗激情,也充滿了深刻思想。他的成功是令人目眩的,但是更加輝煌的、更加讓人驚訝的是他作為一個人取得的勝利,是他的精神、他的意志對嚴重疾病的勝利。
奧斯特洛夫斯基的第二本書——《暴風雨所誕生的》——描述的是經過革命的疾風驟雨鍛煉的一群年輕人。作家于1936年夏完成了這部著作。遺憾的是他生前沒有看到自己的著作變成鉛字。英雄的生命于1936年12月22日隕落了。
他在《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里寫的那段話:“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屬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為人卑劣、生活庸俗而愧疚。這樣,在臨終的時候,他就能夠說:‘我已把自己整個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奮斗……’”正是他一生的寫照。
下面具體談談《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部小說。
該小說所描寫的“非常時期”包括第一次世界大戰,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國內戰爭,與破壞行為、盜匪和小資分子的斗爭,給黨的反對派的回擊,國家的工業化階段。這些事件形成了書中主人公們的性格和心理,對這些正在形成新的社會關系的人們的命運也產生了重大影響。
書中涉及很多人物(將近兩百個),所有這些角色都可以歸入兩個相互對立的陣營中去。在這兩股勢不兩立的力量的斗爭中,鍛造出一種新人,形成了關于生活的新觀念,也形成了新的道德。小說著力表現了第一代共產主義青年經過了各種各樣的生活考驗,在戰爭的火線上總是勇往直前,從而鍛煉出自己特有的性格。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在解釋這部長篇小說名字的含義時說:“鍛煉鋼鐵要經過高溫、然后急劇冷卻的過程,只有經過淬火它才會變得堅固、從而無所畏懼。我們這一輩人就是在斗爭和可怕的考驗中得到鍛煉的,學會了在生活的考驗面前保持不倒?!弊髡咭裁媾R著同樣艱巨的任務,他要在很大的廣度上把握現實,在小說中容納大量的歷史事件,以及在建設社會主義的國家里正發生的社會生活現象。
在小說的各個篇章里活躍著大量的人物,其中有很多是一筆帶過的。但不管是小說中經常碰到的角色,還是我們僅僅在某個片段里遇見的人物,它們都構成了某個特定社會階層的集體面貌,形成了我們對他們的整體印象。這兩類人物都有助于我們分清那對立的兩個陣營。其中的一個陣營里是保爾·柯察金和他的同志們,而在另一個營壘中是兇惡的革命敵人和革命叛徒。次要人物有助于我們更好地理解那個發生巨大和巨多事變的時代,那個時代的震蕩和大量事件影響了千百萬人的命運。在小說中革命運動的廣泛性正是通過大量人物的并行的命運表現出來的。
保爾·柯察金及其身邊的戰友們的生活和理想在某種程度上重現了作者的生活和精神面貌,正好構成了年輕戰士的典型形象,而“年輕戰士”幾乎就是那一輩青年的代名詞。朱赫來、潘克拉托夫、麗達、謝廖扎·布魯茲扎克、伊萬·扎爾基等人雖然各有個性,但是他們的性格還是具有某些共同的東西,這種共同性總是在一個又一個的人物身上重復地表現出來,這樣,作者就充分而鮮明地揭示出布爾什維克的青年近衛軍的特征來了。
黨在革命中的作用是通過群體形象來表現的,其中包括朱赫來、伊格納季耶娃、鉗工托卡列夫等人。雖然他們在該長篇小說中不是經常出現,而且他們每個人的形象只是兩三筆就勾勒出來,但是他們一起形成了關于黨在革命和國家建設中的作用的印象,組成了共產黨員類型化的形象,即他們是廣大群眾的組織者和教育者。
一心要留在為共產主義而奮斗的戰斗隊伍中的強烈渴望主宰著保爾·柯察金。同折磨人的病痛的戰斗打響了。這里展現出保爾的英雄主義和他處境中的悲劇性因素,因為他在這場戰斗中屢敗屢戰。但是這一悲劇中的樂觀主義表現在“精神對肉體的勝利”,表現在找到了回歸到戰斗大軍的道路,在于個人和社會的融合,在于積極參與國家生活,以一個作家一戰士的火熱語言教育和培養年輕一代共產主義者。
奧斯特洛夫斯基在自己的主人公身上,在他的性格和行動中,表現了新類型個人的特征,這種新人是英雄基因的承擔者,是為實現人民的理想而奮斗的共產主義戰士,作者據此創造了正面人物形象,其精神建構和社會行為能夠成為一種標準,成為仿效的范例。
在蘇聯文學的正面人物的畫廊里,保爾·柯察金占有特殊的位置:在他的身上集中體現了社會主義新人的主要特征。保爾·柯察金仿佛吸取了富爾曼諾夫和金、格拉德科夫和法捷耶夫的主人公們的所有特征,體現了同時代人的完整的性格,也是他固有的那些特點:靈魂的純凈,富有戰斗精神,樸實無華以及非常突出的英雄主義。
保爾·柯察金是正面主人公的典型,他以其一生實際的例子直接教育人如何生活,奮斗并取得勝利。這樣一個在自己身上體現了共產主義道德標準的藝術形象在人民中間已經成為普通名詞,對廣大群眾產生了巨大影響,并證明了這一形象的真正的人民性。
保加利亞作家柳德米爾·斯托亞諾夫在自己的《論文學、藝術和文化》一書中有這樣幾句話:“文學創作中最難的是——創造一種合理而真實的新類型的人,在他身上成千上萬的讀者能找到自己,找到自己的命運,自己的生活。保爾·柯察金就是這種新的類型、新的人,千百萬讀者感覺到的就是這種魔力,他們喜歡他,在某種程度上把他當做自己,或是跟自己近似的人?!?P>
后記:
評論:
主題詞:
推薦詞:
尼·奧斯特洛夫斯基著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通過對保爾·柯察金成長經歷的敘述,生動地描述了以保爾為代表的一批進步青年歷經艱辛的生活、戰爭的烽火以及戰后建設的一系列磨煉,終于被鍛造成無產階級革命英雄的曲折過程,逼真地再現了蘇聯國內革命戰爭前后的社會特點和時代氣氛,熱情歌頌了為祖國而戰的蘇聯年青一代的精神風貌。
著作者簡介:
商品評價
100%好評
共有3人參與評分評價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