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海底兩萬里(名著導讀名家講解版)(精)
定價:30
作者:(法)儒勒·凡爾納
出版社:岳麓書社
出版日期:2017.02
ISBN:9787553802626
字數:240
頁碼:392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57KG
目錄:
譯序
第一部分
第一章 飛逝的巨礁
第二章 贊成與反對
第三章 隨先生尊便
第四章 內德·蘭德
第五章 向冒險迎去
第六章 全速前進
第七章 不知種屬的鯨魚
第八章 動中之動
第九章 內德·蘭德的怒火
第十章 海洋人
第十一章 鸚鵡螺號
第十二章 一切都用電
第十三章 幾組數字
第十四章 黑潮
第十五章 一封邀請信
第十六章 漫步海底平原
第十七章 海底森林
第十八章 太平洋下四千里
第十九章 瓦尼可羅群島
第二十章 托雷斯海峽
第二十一章 陸上幾日
第二十二章 尼摩艇長的閃電
第二十三章 強制性睡眠
第二十四章 珊瑚王國
第二部分
第一章 印度洋
第二章 尼摩艇長的新建議
第三章 一顆價值千萬的珍珠
第四章 紅海
第五章 阿拉伯隧道
第六章 希臘群島
第七章 地中海上的四十八小時
第八章 維哥灣
第九章 失蹤的大陸
第十章 海底煤礦
第十一章 馬尾藻海
第十二章 抹香鯨和長須鯨
第十三章 大冰蓋
第十四章 南極
第十五章 大事故還是小插曲
第十六章 缺氧
第十七章 從合恩角到亞馬孫河
第十八章 章魚
第十九章 墨西哥灣暖流
第二十章 北緯47度24分,西經17度28分
第二十一章 大屠殺
第二十二章 尼摩艇長最后的話
第二十三章 尾聲
內容簡介:
《海底兩萬里》是法國著名作家儒勒·凡爾納的代表作之一,是“凡爾納三部曲”(另兩部為《格蘭特船長的兒女》和《神秘島》)的第二部,小說主要講述了博物學家阿龍納斯、其仆人康塞爾和魚叉手尼德·蘭一起隨鸚鵡螺號潛艇船長尼摩周游海底的故事。
故事發端于一個巨大的、能撞擊且導致沉船的怪物,三個勇敢的科學家加水手,在偶然情況下掉落到怪物的脊背,他們發現其實這是一艘世界上最先進的多功能深潛船——鸚鵡螺號。偉大的尼摩艇長發明并制造了這艘可以永遠潛行的航海器。
鸚鵡螺號有著獨特的外觀和強大的功能,無盡的電力照管著潛水艇上的一切,海水中的動植物則提供了食品和衣服。它可以輕松自如地升起和下降,以至于人們以為它是一座移動的暗礁!凡爾納的筆下刻畫了一位不畏強暴,勇于反抗,同情弱小的尼摩艇長,同時也描繪了風云變幻、神秘莫測的神奇的大海。
當鸚鵡螺號在海底航行的時候,讀者和潛艇一起見到了人類與大自然數千年對抗的可能結果。凡爾納的大海有自己的性格。它有時悄聲低語,用溫柔的身軀撫慰潛艇,也撫慰著人類和海洋生物的心靈。有時它又會狂怒萬分,咆哮不止,用千鈞巨掌狠擊人類的自信,也令海中的生物膽顫心驚。
科技的發展成為凡爾納的萬花筒,他筆下的世界因此呈現出不可思議的繽紛色彩。地球的天空可以縱橫往來,地球的核心可以一穿而過,海洋的深處可以供人散步,而遙遠的太空也可以自由航行。從宇宙中的孤獨流星到巨大的機器島嶼、豪華的潛艇、主宰世界的飛船,凡爾納展現出了無窮無盡的想象力。
精彩頁:
第二章 贊成與反對
這些事件發生的時候,我剛對美國內布拉斯加州的貧瘠土地進行了一番科學考察之后回來。我是作為巴黎自然史博物館的客座教授,由法國政府委派,前去參加這項科學考察工作的。我在內布拉斯加州工作了半年,采集了不少重要的標本,然后,于三月末到了紐約。我預定于五月初返回法國?;貒暗倪@段時間里,我便對我所采集的礦物和動植物標本進行了分類整理。斯科蒂亞號發生意外的時間正好是這個時候。
這件事我十分了解,因為它當時已是個熱門話題,我不可能不知之甚詳的。我把美國和歐洲的報紙看了又看,但并無更多新的東西。這事真是個不解之謎,令我困惑。我游移在兩種極端的看法之間,沒有定見。這件事肯定是確有其事,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而那些持懷疑態度的人,還被邀請去親手摸了摸斯科蒂亞號上的那個窟窿。
我到紐約時,這件事被傳得沸沸揚揚。一些不學無術的人說是浮動的小島啦,看不見的暗礁啦什么的,但這類假設被徹底地否定了。確實也是,除非這所謂的暗礁內裝有一臺機器,否則它怎么可能那么飛速地移來動去呢?
同樣,說它是一個浮動的船體,是一條遇難船只的巨大殘骸的說法,也是不能成立的,原因也是一樣的,它為什么速度會那么快?
因此,可能的答案只有兩個,人們因而分成了觀點極其對立的兩大派,一派認為是一種力大無窮的怪物,另一派則認為是一艘動力強大的“海下”船。
可是,這后一種假設盡管還算說得過去,但經過對新舊兩個大陸的調查,它也站不住腳了。因為某個人要想擁有這樣的一種機械,那是不可能的。他是在什么地方建造它的?是什么時候造的?造這么個龐然大物,他又怎么能保守得住秘密呢?
只有一國政府才可能擁有這種破壞力巨大的機器。在人們想盡辦法提高武器殺傷力的悲慘時代,某個國家背著別國研發這種可怕的武器是有可能的。繼夏斯勃槍發明之后,又發明了水雷,水雷之后又出現了水下撞錘,隨后又是各種各樣的你攻我擊的對抗性武器的出現。至少,我是這么認為的。
然而,各國政府紛紛發表聲明予以否認,所以這種戰爭機器的假設也就不能成立了。各國政府的真誠是無法懷疑的,因為這事關乎公眾利益,遠洋運輸遭到破壞,各國政府是不可能在這件事上撒謊的。再者,建造水下船只,豈能掩人耳目?個人干這種事而又密不透風是非常困難的,而對于一個一舉一動都受到敵對國家密切監視的國家而言,想保密就更是難上加難了。
因此,在對英國、法國、俄國、普魯士、西班牙、意大利、美國,甚至土耳其進行調查之后,所謂水下大馬力船的假設最終也被否定了。 盡管小報仍在不斷地諷刺挖苦這個大怪物,可是它依然在海上漂來漂去。因此,人們任由想象力馳騁,競至荒誕不經地說是一種神魚。
我抵達紐約后,有些人便專程前來征詢我對此事的看法。我曾在法國出版過一部兩卷四開本的著作——《海底的秘密》。該書深受學術界重視,而我也因此成為博物學中這一極其神秘科學的專家。別人當然要征詢我對此事的看法了。只要是能夠否定事情的真實性,我絕對是要持否定的態度的??墒遣欢嗑?,我被追逼無奈,只好明確地發表了自己的看法。而且,《紐約先驅論壇報》也給“巴黎自然史博物館教授、尊敬的皮埃爾·阿羅納克斯先生”發了約稿函,請他對此事發表看法。
我只好也說說自己的看法,因為我無法保持沉默,所以就說了。我從政治學和科學的角度對這一問題進行了論述,寫了一篇內容翔實的文章,于四月三十日發表在該報上,在此,我把拙文的摘要抄錄如下:
我對各種不同的假設一一地加以研究之后,由于所有其他的假設都被排除掉了,所以我不得不承認有一種力量大得驚人的海洋生物存在。
我們對海洋深處毫無所知。探測器下不到那么深的地方。海洋深處到底是什么個情況?海面以下十二到十五海里的地方到底有什么或者可能有什么生物存在著?它們的機體是怎么個結構?對此,我們幾乎一無所知。
不過,向我詢問的這個問題,可以用兩難推理加以解決。
要么我們對生活在我們這個星球上的各種各樣的生物有所了解,要么我們并不了解。
如果我們對它們并不全都了解,而大自然又仍然對我們保守著某些魚類學中的秘密的話,那么,承認某些魚類或鯨類新類別甚至新品種的存在就是順理成章的事了。這種新的魚類,其器官基本上“不適合漂浮”,它們生活在水下探測器無法達到的海底深處。因為某種特殊原因,或一時興起,或純屬任性,它們偶爾也會浮出水面。
反之,如果我們了解所有這類生物,那就該從已經分類了的海洋生物中去查找我們所說的那個動物。在這種情況之下,我就會傾向于它屬于一種巨大的獨角鯨什么的。
一般的獨角鯨或海麒麟,身長通常為六十尺。把它擴大五倍,甚至十倍,再根據其增加的長度賦予它相應的力量,同時增強其攻擊性能力,這便是我們所要查找的那個動物了。它將具有香農號的軍官們所確定的長度,具有撞擊斯科蒂亞號的觸角和撞壞一只汽船鐵殼的力量。
確實,據一些博物學家的看法,獨角鯨有一把象牙質的利劍或一支骨質的戟。那是一顆堅如鋼鐵的大牙。有人在鯨魚身上發現過這種長牙,那是獨角鯨成功地攻擊了鯨魚之后所留下的。還有人在船體吃水線下拔出了這類牙齒,它們像鋒利的鉆頭戳穿木桶似的把船底鑿穿。巴黎醫學院陳列室里就收藏著一顆這樣的巨齒,長二點二五米,根部寬四十八厘米!
那么,假設把這種動物攻擊武器的威力加大十倍,那它的力量也得加大十倍,再讓它以每小時二十海里的速度游動,用它的速度乘以它的重量,便可求出它所造成的海難所需要的沖擊力了。
P9-11
序言:
儒勒·凡爾納(1828—1905)是法國19世紀的一位為青少年寫作探險小說的著名作家,特別是作為科幻小說題材的創始人而享譽全世界。
19世紀最后的25年,人們對科學幻想的愛好蔚然成風。這與這一時期物理學、化學、生物學領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密切相關。凡爾納在這一時代背景之下,寫了大量的科幻題材的傳世之作。他在自己的作品中描寫了許多志趣高尚的人。他們全身心地獻身于科學,從不計較個人的物質利益。這位科學幻想小說體裁的創始人筆下的主人公都是一些天才的發明家、能干的工程師和勇敢的探險家、航海家。他是在通過對這些英雄人物的描寫,體現當時知識分子的優秀品質,反映出從事腦力勞動的人與資產階級那些一心在投機鉆營、貪贓枉法的人的不同。
凡爾納不同于那些脫離生活的書齋學者,他力圖將那些集高度的科學知識和豐富的實踐經驗于一身的人作為自己的正面人物。譬如他的長篇小說《神秘島》(1874)里的中心人物——工程師史密斯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他所喜愛的浪漫英雄主義人物——尼摩艇長也是這樣的人。他筆下的英雄人物富于人性,沒有種族偏見,憎恨殖民主義者,同情被壓迫民族的解放斗爭。從他的作品中讀者不難看出,他是這樣一個民主主義作家:在他所選擇的冒險小說體裁許可的情況之下,他盡可能地去表達自己對于壓迫者的憎恨,以及對于體力勞動者和腦力勞動者在平等原則上的團結一致的幻想。
《海底兩萬里》是儒勒·凡爾納的一部力作,講述的是一位法國博物學家赴美參加科學考察活動后,正準備返回法國時,應邀登上一艘驅逐艦,參與驅逐盛傳的海上“怪物”。然而,博物學家等人非但未能驅逐掉“怪物”,反而被“怪物”所俘獲。其實,所謂的怪物,竟是一艘當時尚無人知曉的潛水艇。他們雖身為俘虜,卻受到艇長尼摩的善待,只不過,為了保密的緣故,不許他們離開潛艇。因此,博物學家一行被迫隨潛艇游歷各個海洋。后來,他們幾經艱險,得以逃脫,終將這一海底秘密公之于世。
陳筱卿
后記:
評論:
主題詞:
推薦詞:
《海底兩萬里》是儒勒·凡爾納的一部力作,講述的是一位法國博物學家赴美參加科學考察活動后,正準備返回法國時,應邀登上一艘驅逐艦,參與驅逐盛傳的海上“怪物”。然而,博物學家等人非但未能驅逐掉“怪物”,反而被“怪物”所俘獲。其實,所謂的怪物,竟是一艘當時尚無人知曉的潛水艇。他們雖身為俘虜,卻受到艇長尼摩的善待,只不過,為了保密的緣故,不許他們離開潛艇。因此,博物學家一行被迫隨潛艇游歷各個海洋。后來,他們幾經艱險,得以逃脫,終將這一海底秘密公之于世。
著作者簡介:
儒勒·凡爾納(1828-1905),法國小說家、博物學家,科普作家,現代科幻小說的重要開創者之一。他一生創作了六十多部大大小小的科幻小說,總題為《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漫游》。他以其大量著作和突出貢獻,被譽為“科幻小說之父”。凡爾納的代表作有《海底兩萬里》《八十天環游地球》《氣球上的五星期》等,其中《海底兩萬里》《神秘島》《格蘭特船長的兒女》被稱為“凡爾納三部曲”。
商品評價
100%好評
共有1人參與評分評價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