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向著光亮那方(圖文增修版)/誰的青春不迷茫系列
定價:49.8
作者:劉同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4
ISBN:9787508672885
字數:237
頁碼:395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54KG
目錄:
自序
一路向往有光亮的方向
第一章 恰同學少年
聰明的孩子,提著易碎的燈籠
春天睡了,種子醒著
光,打在你身后
第二章 你別無選擇
扛著梯子走的人
我的傻瓜堂叔
你還記得嗎
第三章 跟往事干杯
一碗西紅柿雞蛋湯
她一直在老地方
多年以后,如若相逢
第四章 世上最疼我的人
為了我媽,也要好好地活著
老媽和我,有時還有老爸
為什么最親近的人反而離得最遠
第五章 心里住著一個年輕人
我是怎么掙到現在這些錢的
從開頭看到結束
我們為什么要讀大學
第六章 LA 求學日記
后記 35 歲教給我的21件事
內容簡介:
《向著光亮那方(圖文增修版)》是一本關于人生哲學的書,是青年作家劉同《向著光亮那方》一書的百萬紀念版。本版在《向著光亮那方》第一版的基礎上進行了圖文增修,刪除了數篇文章,增加了“我們為什么要讀大學”這篇文章,以及“洛杉磯求學日記”整整一章內容。作者在35歲的年齡選擇面對自己的短板,挑戰自己,前往洛杉磯學習英語。其間鬧過笑話,出過丑,但更多的是英語水平的進步與戰勝自己恐懼的喜悅。作者在系列作品風格的基礎上,著重描寫人物,表達人生的變化、命運的起伏,最終指向只要我們一直向著光亮的方向前進,就會擁有光明的未來。
精彩頁:
聰明的孩子,提著易碎的燈籠
在門衛室做一個登記,穿過兩扇大鐵門,直走五百米,眼前就是一大片平房住宅區。住宅區被縱橫交錯的小道分隔成一小塊又一小塊,從眼前正中的小道走進去,快到第二個小十字路口時,能聽到一陣狗吠,然后左轉,再徑直走到第二個小十字路口,再右轉,迎面一株很大的開著燈籠花的樹,樹的后面就是繼承的家。
無論時間過去多久,我都記得去他家的那條路。
小學時去他家老迷路,出來時也會把自己繞暈。四年級的某一天,繼承給我畫了一張去他家的地圖,標出了各種十字路口,在地圖右下角的空白處寫了一首“詩”方便我背誦:
迎面小路一直走,經過兩個小路口,左轉那家有條狗,不用害怕繼續走,又是兩個小路口,右轉那家沒有狗,我家就在大樹后。
我念了幾遍,笑得直不起腰。我問:“這哪里是詩???”
他脖子一梗,說:“我爺爺說,只要是七個字,又押韻,能把事情說清楚,就是詩?!?
那時我對很多東西都沒有概念,每當問出一個問題,只要有人能煞有介事地解答,在我看來都是值得信任的。繼承就成了我理解這個世界最重要的橋梁之一。
小學時,玩得好的有四個男同學。每次放學后,我們都會坐在學校操場的雙杠上,四個人整整齊齊排成一排,把書包掛在上面,看著放學的同學、接送的家長,還有緩緩下沉的夕陽。等人散得差不多了,我們才各自回家。
我父母是醫生,工作太忙,沒人來接我。
繼承跟爺爺住一塊兒,爺爺每天要做飯,接不了他。
另外兩位同學是小土和小黃,雙胞胎,父母都做生意,懶得接他們。
每次放學都是我們四個孤零零地一塊兒走,一開始是小土小黃相依為命,然后他倆發現了繼承,繼承發現了我。
就像一個在海面上漂流了很久的人,終于被打撈上岸,來不及感謝,只慶幸原來這無邊無際的海面上,還有幾個和自己一樣的人。
對我而言,在認識繼承、小土、小黃之前的每次放學,都像是世界對自己的一次孤立,和他們相識之后,學校的每一次放學就成了我們對世界末日的一次成功逃離。
我人生的第一群朋友,因為落寞而相識,說起來好像挺心酸,但恰恰是因為那時我們對世界一無所知、滿是疑惑,以至于我們遇見彼此之后,可以聊各種想不明白的問題,而繼承努力用他的方式為我們一一解答。無論答案正確與否,好歹我們有了一個答案,所以對于未知的一切,反而比同齡人多了一些底氣。 “繼承,為什么每次我和同桌多說幾句話,其他人就會特別大聲地嘲笑我???”
“嗯,我爺爺說,如果你在做一件自己問心無愧的事,但是別人很不友善的話,應該是他們妒忌?!?
“繼承,為什么隔壁班的王鐵牛那么喜歡欺負班上的同學呢?”
“因為他們班沒有人敢還手,你讓他來我們班試試?!?
“繼承,如果我考不上重點初中怎么辦?”
“那就考重點高中啊?!?
“繼承,為什么《圣斗土星矢》里面那些圣斗士,總是打也打不死,打死了又有新的圣斗士會出來?”
“如果一下全死了,你每周還買什么漫畫書?”
“繼承……”
“繼承……”
“繼承……”
每個問題都跟他無關,甚至我們都不一定想知道答案,但每次問出來,繼承總盡力給我們一個好交代,我從心底特別佩服他。
“繼承,你怎么什么都知道???”
“因為,我有一個爺爺啊?!?
“我也有爺爺,但為什么我爺爺也沒教我什么東西?”
“因為我和爺爺一直住在一起,這些問題我也老問他,他都是這么回答我的?!?
“啊,好羨慕你能和爺爺住在一起,那你爸媽呢?”
“……”
繼承的情緒突然像被摁下了開關,上一秒將整個房間照得亮堂,這一秒突然漆黑一片人去樓空。
“我們回去吧,不早了?!闭f完,繼承從雙杠上直接跳下去,將書包順手甩在右肩上,徑直往前走。P12-15
序言:
一路向往有光亮的方向
這些年,我遇到了一些人。
有的人只是一個模糊的印象,有的人留下了側臉的記憶,有的人面對面相視了好幾分鐘,還有一些人一兩年能見一次,剩下一些人一直在我看得見的身邊。
有時候我想起他們,覺得很暖。
我想和你說說他們。
幾年前,我在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和同學們面對面交流。怕離場時引發混亂,我讓主持人繼續活動內容,自己悄悄退場。
事后,主持人跟我說,有個穿白色連帽衫的女孩,背著書包戴著眼鏡,梳著齊劉海,知道我已經離開之后,她對主持人說:“哥哥,我能不能抱抱你?”
主持人問為什么。
女孩說:“你們站在臺上的時候,那種自信給了我好多力量,我希望能夠抱抱你們,讓自己也成為這樣的人?!?
有人聽到這些話,一定覺得很荒唐,難道抱一個人就能得到對方的力量?
然而主持人跟我轉述這件事的時候,我卻覺得心頭一暖。面對一個陌生人,要說出自己內心幼稚的愿望,不僅需要勇氣,還要有真的想要變得更強的信念。
在常州。同學們提問環節的時候,一個坐在第三排的女孩怯弱地舉起了手。她穿著粉紅色小棉襖,表情很拘謹,不似其他同學朝氣的臉龐。也不知道為何,我看到了她。也許是因為那一刻,我覺得,克服內心的怯弱恰恰是另一種光芒。
她拿起話筒,沉默了一會兒,開始說自己的故事。
“我是職專畢業,成績不好,老師對我媽媽說我畢業之后找不到什么好工作,最適合做的是相夫教子,家里對我也不抱任何希望。后來我生了一場大病,在床上躺了整整半年,那段時間看了《誰的青春不迷?!?,我就一直在想,一個人的人生是不是真的靠自己就能改變?病好了之后,我嘗試著去考廚師證,我考到了。后來我又決定去考幼師證,也成功了?,F在的我在一家幼兒園當老師,我跟同事說今天想來看看你,她們都搶著幫我代課。我就想當面跟你說一句謝謝?!?
她說這些的時候,我在臺上哭得特別慘。一方面是因為她的勇敢,而更重要的原因,是覺得自己還配不上她的“謝謝”。
我跟同事說了自己的心情之后,同事說:有時候一個人遇見另一個人真的會有改變,無論對方是不是足夠強大,只要這個人愿意去接納,去尋找,去突破,人生就會有更多可能性。你總等著別人來救你,只會坐以待斃。你主動伸出手去抓東西,也許能浮上岸。 四年前,我要去長沙出差兩天。郵箱里收到了一封來自湖南大學的郵件。我還記得寫信的是剛讀大一的辛同學,在信里她寫了大學對她的意義,也寫了她理想中大學的樣子,文筆措辭很講究,行文也工整。最后她提到希望我能再抽出兩個小時的時間多安排一場活動。幾千字的郵件,初出茅廬的信心和掏心掏肺的誠意,讓我一下就回到了當年讀書的心境和模樣,我給她回信說“好的”。
時間又過了一年。再次收到她的邀請郵件,依然是工整的行文,以及更為穩重和自信的語氣。有了第一次的交道,第二次也就順理成章了。
到了第四年,我帶著電影《匆匆那年》到湖南宣傳,又收到了辛同學的來信。她說她已經申請到了阿里巴巴的數字閱讀部門的崗位,這是她最后一年帶著學弟學妹們工作,她希望我們還能夠去湖南大學。我說“好”。
那一次之前,活動都是匆匆忙忙,沒有過多的客套,也不知道現場的工作人員彼此誰是誰?!洞掖夷悄辍返幕顒咏Y束之后,我突然想起這件事,就問同事,誰是辛同學。這時遠遠走過來一個女生,穿著長款的風衣,微笑著像個老朋友。
我祝賀她有了一份自己心儀的工作,也驚嘆這四年就這么一晃而過。于她,四年一直在成長;于我,唉,感覺老了四歲。
2015 年的4 月,因為工作的需要,我又帶著《左耳》到了湖南大學。前腳剛到就收到了一封郵件,信里寫:今天去湖大了嗎?雖然這次我不在那里了,仍然祝好。還能與岳麓山下的記憶安然相擁——發自坐標已變為杭州的腳下生風往前走的辛同學。
我沒有回復郵件,卻抑制不住滿懷喜悅。
她曾在郵件里說:“第一年,因為‘信’的加場,那份感動帶來的善意,在之后的日子里,給了我莫大的鼓勵。那種感覺就像霧氣彌漫的早晨,天八分亮,摸索著向前,迎面而來的車燈,穿過霧氣帶來驚喜——每念及此都極具畫面感。而這就是我以為的,蕩氣回腸的勇氣?!?
看著一個人一直在變得更好,那種感覺比自己好起來,還要好。
還有小強。
偶然的原因,我去年去了一趟小強在西安城旁邊的老家。
小強的媽媽說:有一天,他突然在電視上看到了光線傳媒的招聘,第二天就收拾東西說他要去找你,攔也攔不住。他身上的錢不多,只夠買一張去北京的車票和幾晚的住宿。他從未出過遠門,我和他爸爸都很擔心。
我想起第一天見小強的樣子。本來面試是要提前預約人力資源部的,但小強背著大書包,提著大箱子直接到了前臺,戴著眼鏡,一副很認真的工科男的模樣,剛好人力資源部的同事正在送一位剛結束面試的應聘者,問了小強幾句之后,印象不錯,他就破例得到了初面的機會。我不知道小強使了什么招讓人事的同事當天就給我打電話,讓我最好親自給他面試,因為他待不了兩天。
剛好我那天臨時取消一個會議,于是見了小強。我問他平時喜歡做什么,他說拍照。我問他拿什么拍照。他就從大大的背包里拿出了裝備,說是自己攢錢買的。我要看看他的作品,他拿出電腦,每一次的拍攝都整整齊齊地分清楚了目錄,電腦桌面很干凈。我問他平時寫不寫東西,他說寫,我說回頭給我看看,他說我帶了。然后打開箱子,拿出厚厚一疊作品。我笑了。
他也笑了。
那一刻,我想和這個小孩成為同事。不是因為他熱情或積極,而是因為他做好了所有的準備。哪怕我要讓他現場給我做個蛋炒飯,他也許都能夠立刻從箱子里拿出油鹽醬醋爐灶來。
一晃幾年,小強堅持認真地工作,偶有疏忽,我都會特別嚴厲地批評他。我總覺得一個人年輕時必須要吃很多虧,犯很多錯,要被當成小孩很多年,才能夠真正成為那種獨當一面、被人依賴的人。我總怕他想事情不夠周全,所以這些年任何事情都要用不同的方式交代好幾遍。
《誰的青春不迷?!冯娪盎I備那段時間,我每天焦頭爛額,忐忑不安。面對別人的電影,我無所畏懼,一路往前。輪到自己的電影,突然就傻了。無論怎么做,心里都沒底,很慌張。
不知道怎么發布,也不知道受眾會不會有興趣,幾次跟小強通電話,都憂心忡忡。小強大概也覺得自己幫不到什么忙,就只能每次安慰我說不要太焦慮了,大家都會來幫你的。
過了一周,小強說:“同哥,我已經把各個微博群微信群的讀者都組織起來了,大家都很期待,所以,你只管去做吧?!?
然后小強把大家的對話紛紛截屏發給我。那時,我突然覺得多了一股強大的力量。
我問小強:“你是怎么把大家組織起來的?”他笑了笑,啥都沒說。
直到后來,我在微博上看見有人給我留言,附上了一張長圖——那是小強寫的一篇關于我的文章,好多細節我都忘記了,一個工科男居然記得那么清楚。那篇文章看得我淚眼婆娑,想到以前讓他寫個幾百字的工作總結都得三催四請,再想到他自己一邊哭一邊寫這幾千字的文章,猛然發覺,他已經長大了,能對我說“同哥,你先撤,我斷后”了。
這些年,身邊每個人面對生活都有掙扎、困惑、無助、委屈、不服,可每個人面對未來又表現出無比的堅韌、相信、努力、堅持、奔跑。進入一群人當中,會有對比、失落、自卑、迷失,可抽身而出的時候,也能明確地告訴自己要的是什么,追的是什么,想成為一個怎樣的人。我不怕我偶爾會難過,因為我很清楚道路還很長;我不怕我偶爾想放棄,因為我很清楚那只是自己一時的無力。
我們都是普通人,沒有先天優越的條件,沒有養尊處優的環境,我們的每一天,都要靠自己的努力,逐日挨過。自漫長無涯的人生中,尋找些微光,就像賣火柴的小女孩,在嚴寒的冬天里,哧的一聲,一次次在燃起的火光中,看到溫暖的爐火、噴香的烤鵝、美麗的圣誕樹,還有最親愛的奶奶,這未嘗不是
接近卑微的幸福的一種方式。
當每一根火柴點燃之后,匯聚成熊熊火光,我們就不會在寒冷中孤獨離去,而是照亮溫暖整個人生,前路與歸途,光明一片。
當一個人需要光亮的時候,他是積極的;當一個人找到光亮的時候,他是無畏的;當一個人追逐光亮的時候,他是可敬的;當一個人給予別人光亮的時候,他是溫暖的。
我想知道你,也想知道自己,在通往未來的路途上,是否能點燃那些微光,一直向著光亮的方向前行。
后記:
35歲教給我的21件事
2016年,我35歲,在回家的高鐵上想了想這一年發生的各種事,記下了一些感受,在本書的最后,和大家分享。
有趣的是,有些感受早在十幾年之前就知道了,因為不相信,所以到今天才真正理解,也不算太晚。
1
不要企圖用新的利益去升華你和朋友的友誼,正因為你們沒有利益沖突,所以關系才不錯。
2
當然也不要覺得經不起利益考驗的關系都不是什么好關系,要知道,這個世界上連親人都會為了利益反目,所以最好不要用利益去考驗自己和朋友,沒好處。
3
常健身,多運動,會節省很多購置服裝的費用。身材好了,氣質也會隨著變好,穿什么,你都覺得自己還不錯。
4
很長時間不用的東西,最好及時借給(送給)其他人,一方面積攢了好人緣,另一方面社會更新太快,你不用的東西迅速會被淘汰,何必讓它們死在家里。
5
人需要有一段好的感情,一份好的工作,一個能自得其樂的愛好。三個占一個,生活就能有盼頭。
6
任何才華在這個社會都是能兌現的,如果還沒有,不是運氣不好,而是還不夠有才華。
7
做任何事都會被人唱衰,可能會影響心情。但這個世界上的人實在是太多了,你得努力讓那些不認識你的人知道你、了解你、喜歡你,暫時不用浪費時間去跟那些唱衰你的人慪氣。
8
凡事都要朝對自己最有利的方面總結,取悅自己,讓自己心情變好是一種極其重要的能力,沒有之一。
9
可以去和人比較,但腦子要清楚,所有的比較最終都來源于你們本身的才華與能力,而不是受外界認可的程度。當下無論多么被外界認可,只要沒有才華,就會很快被識破并拋棄。
10
以前覺得取悅了別人才叫成功,現在發現只有做更真實又投入的自己,才是成功的前提。
11
周圍朝一個方向走到黑的朋友幾乎都成事了,甭管大事小事,敢破釜沉舟去把一件小事做好的人都活得比以前快樂。
12 人脈越來越沒用,忽悠也越來越沒用,唯一有用的就是你能創作出好的內容。
13
可以嘗試著讓父母與好朋友的父母成為朋友,父母們一起吃飯聊天旅行,比我們想象中開心多了,他們最開心的時候是坐在一起輪流批評每一個晚輩。
14
沒有什么是學不會的,關鍵是你敢不敢豁出去。
15
在表達觀點的時候盡可能說一些真話,也許你會因此收獲幾個意想不到的真朋友。
16
試著放下一些令人惱火的事情,真正放下的那一刻,你能感覺到自己贏了。
17
一定要過得足夠好,家長才不會沒完沒了地擔心你的人生大事。(起碼要表現出自己過得足夠好。)
18
如果和老板有了沖突,可以試試據理力爭。年紀大了,再裝乖意義也不大了,讓老板知道你真正的想法,好就好,不好就趕緊撤,不然真來不及了。
19
年輕的時候如果喜歡誰,那就主動一點。等過了35歲,很難再主動,也不想著急再認識新朋友,感覺人生的減法已經開始了。
20
要知道哪些朋友正能量,多和他們在一起。同理,讓你感覺不舒服的朋友,趁早斷交。
21
任何謊言、弄虛作假,都會被看穿。如果你還自鳴得意,要么是別人在配合你,要么是別人在等待其他人拆穿你。
這是我的生活教會我的,你的生活教會了你什么?
評論:
主題詞:
推薦詞:
劉同的《向著光亮那方》自去年上市以來,取得了近百萬的銷售成績。獲得2016年中國勢力榜年度影響力好書,2016年亞洲好書榜年度影響力作品。繁體版空降臺灣誠書店暢銷榜,創下內地作家近年銷量紀錄。
《向著光亮那方》舊版不再繼續印刷,成為絕版。新版刪掉部分內容,添加作者在2016年引起社會熱議的綿陽中學演講稿《我們為什么要讀大學》。以及35歲赴洛杉磯,從頭開始學英文的三個月求學日記。這些都是深受年輕人歡迎的內容,更接地氣,更實用。
《向著光亮那方(圖文增修版)》增至400頁,增補四萬字,還有大量求學期間的真實生活照片。
著作者簡介:
劉同
湖南師范大學中文系畢業,青年作家,現任光線影業副總裁。
曾出版《誰的青春不迷?!贰赌愕墓陋?,雖敗猶榮》等作品,創造近年青春書籍銷售紀錄,被中國關心下一代委員會聘為“青年榜樣”。
商品評價
100%好評
共有1人參與評分評價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