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海底兩萬里
定價:24
作者:(法)凡爾納 著/陳筱卿 譯
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11
ISBN:9787519006082
字數:
頁碼:
版次:
裝幀:
開本:
商品重量:KG
目錄:
一 飛逝的巨礁
二 贊成與反對
三 隨先生尊便
四 內德·蘭德
五 向冒險迎去
六 全速前進
七 不知其種屬的鯨魚
八 動中之動
九 內德·蘭德的怒火
十 海洋人
十一 鸚鵡螺號
十二 一切都用電
十三 幾組數字
十四 黑潮
十五 一封邀請信
十六 漫步海底平原
十七 海底森林
十八 太平洋下四千米
十九 瓦尼可羅群島
二十 托雷斯海峽
二十一 陸上幾日
二十二 尼摩艇長的閃電
二十三 強制性睡眠
二十四 珊瑚王國
二十五 印度洋
二十六 尼摩艇長的新建議
二十七 一顆價值千萬的珍珠
二十八 紅海
二十九 阿拉伯隧道
三十 希臘群島
三十一 地中海上的四十八小時
三十二 維哥灣
三十三 失蹤的大陸
三十四 海底煤礦
三十五 馬尾藻海
三十六 抹香鯨和長須鯨
三十七 大冰蓋
三十八 南極
三十九 大事故還是小插曲?
四十 缺氧
四十一 從合恩角到亞馬遜河
四十二 章魚
四十三 墨西哥灣暖流
四十四 北緯47度24分,西經17度28分
四十五 大屠殺
四十六 尼摩艇長最后的話
四十七 尾聲
內容簡介:
《海底兩萬里》是法國科幻小說家凡爾納著名三部曲的第二部。這部小說集中了凡爾納科幻小說的所有特點,閱讀本書,能使讀者在獲得極大的精神享受的同時,感受自然的神奇和科學的力量。
精彩頁:
一、飛逝的巨礁
一八六六年出了一件怪異的大事,是一個沒人說得清也無法說得清的怪現象。一段時間以來,有好些船只在海上與“一個龐然大物”相遇。那是一個長長的梭子狀物體,有時泛著磷光,比鯨魚的個頭兒大,而且速度也比鯨魚快得多。
在一八六七年的頭幾個月里,怪物的事似乎已經被遺忘了,不會再被人提起了。但是,就在這個時候,一些新的情況又出現在公眾的面前。這一次,已經不再是什么有待解決的科學問題了,而是一個必須加以避免的真真切切的危險。那怪物變成了暗礁,但卻是個能飛逝的無法捉住的暗礁。
一八六七年三月五日,蒙特利爾海洋航運公司的莫拉維揚號夜航至北緯27度30分、西經72度15分的海面上,右舷尾部撞上了一塊礁石,可任何海圖上都沒有標明這一帶海域有此礁石。出事地點被準確地測定、記錄下來,而莫拉維揚號也無任何損壞,便繼續航行。它是撞到了一處暗礁呢,還是撞到了遇難船只的殘???無從得知。但是,等到回到船塢進行檢查時,才發現船的一部分龍骨已被撞裂。
三個星期后,又發生了類似的事故。
一八六七年四月十三日,海上風平浪靜,風向甚宜,斯科蒂亞號正行駛在西經15度12分、北緯45度37分的海面上。
下午四點十七分,旅客們正在大廳里用晚餐,突然問,斯科蒂亞號左舷輪后部輕微地撞擊了一下。
斯科蒂亞號并沒有撞上什么,而是自己被撞到了。撞擊似乎非常地輕,所以船上的人都沒有因此而有所不安,但是,大家卻聽見貨艙監運員跑到甲板上來,大聲喊叫道:
“船要沉了!船要沉了!”
安德森船長立即下到底艙。他發現五號艙被海水浸入,而且浸水速度很快,說明破口處窟窿很大。安德森船長立即下令停船,并派一名水手潛入水中察看損毀情況。原來船體吃水線以下部分有一個兩米寬的大洞,這么大的洞涌進的海水是無法堵得住的。因此,斯科蒂亞號只好在它的幾個驅動輪被淹沒了一半的情況下,繼續行駛著。此時,它距克利爾岬三百海里,所以晚了三天才駛回利物浦,進了公司的船塢。這三天可是讓利物浦的人驚恐得夠嗆。
斯科蒂亞號被架上了干船塢,工程師們開始對它進行檢查。他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吃水線下兩米半的地方,破了一個有規則的等腰三角形。鐵皮上的裂口很整齊,即使使用打孔鉆也無法打出這么規則的洞來。如此看來,弄穿這個洞的鉆孔工具肯定不是用一般的淬火技術制作的,而且,這個工具用巨大力量沖出來,穿透四厘米厚的鐵板,還得倒退出來,這簡直令人難以相信。
自此,以前的那一次次海難的不明原因,全都歸結到這個怪物的身上。由于這個大怪物的存在,各大洲問的航路變得日益危險,公眾堅決地要求,應不惜一切代價,把這頭可怕的大怪物從海洋里清除掉。
二、贊成與反對
這些事件發生的時候,我正對美國內布拉斯加州的貧瘠土地進行了一番科學考察之后回來。我預定于五月初返回法國。返國前的這段時間里,我便對我所采集的礦物和動植物標本進行了分類整理。斯科蒂亞號發生意外的時間正好是這個時候。
我到紐約時,這件事被傳得沸沸揚揚。
可能的答案只有兩個,人們因而分成了觀點極其對立的兩大派,一派認為是一種力大無窮的怪物,另一派則認為是一艘動力強大的“海下”船。
可是,這后一種假設盡管還算說得過去,但經過對新舊兩個大陸的調查,它也站不住腳了。因為某個人要想擁有這樣的一種機械,那是不可能的。他是在什么地方建造它的?是什么時候造的?造這么個龐然大物,他又怎么能保守得住秘密呀?
只有一國政府才可能擁有這種破壞力巨大的機器。在人們想盡辦法提高武器殺傷力的悲慘時代,某個國家背著別國研發這種可怕的武器是有可能的。然而,各國政府紛紛發表聲明,予以否認,所以這種戰爭機器的假設也就不能成立了。
P1-3
序言:
儒勒·凡爾納(1828—1905年)是法國19世紀的一位為青少年寫作探險小說的著名作家,特別是作為科幻小說題材的創始人而享譽全世界。
19世紀最后的25年,人們對科學幻想的愛好蔚然成風。這與這一時期物理學、化學、生物學領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密切相關。凡爾納在這一時代背景之下,寫了大量的科幻題材的傳世之作。他在自己的作品中描寫了許多志趣高尚的人。他們全身心地獻身于科學,從不計較個人的物質利益。這位科學幻想小說體裁的創始人筆下的主人公都是一些天才的發明家、能干的工程師和勇敢的探險家、航海家。他是在通過對這些英雄人物的描寫,體現當時的知識分子的優秀品質,反映出從事腦力勞動的人與資產階級的那些一心在投機鉆營、貪贓枉法的人的不同。
凡爾納不同于那些脫離生活的書齋學者,他力圖將那些集高度的科學知識和豐富的實踐經驗于一身的人作為自己的正面人物。譬如他的長篇小說《神秘島》(1874年)里的中心人物——工程師史密斯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他所喜愛的浪漫主義的英雄人物——尼摩艇長也是這樣的人。他筆下的英雄人物富于人性,沒有種族偏見,憎恨殖民主義者,同情被壓迫民族的民族解放斗爭。從他的作品中,讀者不難看出,他是這樣的一個民主主義作家:在他所選擇的冒險小說體裁許可的情況之下,他盡可能地去表達自己對于壓迫者的憎恨,以及對于體力勞動者和腦力勞動者在平等原則上的團結一致的幻想。
《海底兩萬里》是儒勒·凡爾納的一部力作,講述的是一位法國博物學家赴美參加科學考察活動后,正準備返回法國時,應邀登上一艘驅逐艦,參與驅逐盛傳的海上“怪物”。然而,博物學家等人非但未能驅逐掉“怪物”,反而被“怪物”所俘獲。其實,所謂的怪物,竟是一艘當時尚無人知曉的潛水艇。他們雖身為俘虜,但卻受到艇長尼摩的善待,只不過,為了保密的緣故,不許他們離開潛水艇。因此,博物學家一行被迫隨潛水艇游歷各個海洋。后來,他們幾經艱險,終于逃脫,終將這一海底秘密公諸于世。
陳筱卿
后記:
評論:
主題詞:
推薦詞:
《海底兩萬里》是法國作家、“科幻小說之父”凡爾納著名的科幻三部曲之一。小說講述了法國博物學家阿羅納克斯教授應邀登上一艘驅逐艦,參與追捕當時盛傳的海上“怪物”,不幸被“怪物”俘獲的故事。而所謂的“怪物”竟是一艘當時無人知曉的潛水艇。潛水艇艇長尼摩邀請阿羅納克斯教授一行三人做海底旅行。沿途,他們飽覽了海底變幻無窮的奇異景觀和形形色色的生物,經歷了種種危險。最后,當潛水艇到達挪威海岸時,阿羅納克斯等三人不辭而別,將他們所知道的海底秘密公諸于世。小說懸念迭出,高潮頻起,趣味盎然,蘊含著鮮明的愛憎和廣博的地理知識,使人們在獲得極大的精神享受的同時,感受自然的神奇和科學的力量。
本書譯文水平堪稱國內一流。它采用國外進口特種紙做內封,色彩還原度極高的無光銅做護封,國內頂級精裝流水線裝訂。是您送禮、收藏、閱讀之首選。本書內文紙采用進口加厚紙張印刷,顏色適中,保護視力。印刷采用環保大豆油墨印刷。此外,書中配有若干幅名家插畫,讀來賞心悅目。
著作者簡介:
陳筱卿,1939年出生,1963年畢業于北京大學西語系法語專業。國際關系學院教授、研究生導師,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考試中心專家組成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翻譯法國名家名著約一千萬字,主要譯作有拉伯雷的《巨人傳》,盧梭的《懺悔錄》、《新愛洛伊絲》,繆塞的《一個世紀兒的懺悔》,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大仲馬的《基督山伯爵》,紀德的《梵蒂岡的地窖》,羅曼·羅蘭的《名人傳》,凡爾納的《海底兩萬里》,法布爾的《昆蟲記》,尤瑟納爾的《哈德良回憶錄》,雅克·洛朗的《蠢事》,科萊特的《謝里寶貝》等。
儒勒·加布里埃爾·凡爾納(法語:Jules Gabriel Verne,1828年2月8日—1905年3月24日),或譯朱爾·凡爾納,法國小說家、博物學家、科普作家,現代科幻小說的重要開創者之一。他一生寫了六十多部大大小小的科幻小說,總題為《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漫游》。他以其大量著作和突出貢獻,被譽為“科幻小說之父”。主要作品有《海底兩萬里》、《八十天環游地球》、《神秘島》、《格蘭特船長的兒女》、《地心游記》等。
商品評價
100%好評
共有1人參與評分評價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