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汪曾祺生活美學/生活家書系
定價:39.8
作者:汪曾祺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10
ISBN:9787568246514
字數:150
頁碼:231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318KG
目錄:
人間草木
夏天
花園
昆明的雨
夏天的昆蟲
淡淡秋光
果蔬秋濃
葵·薤
栗子
冬天的樹
菏澤游記
翠湖心影
釣魚臺
文游臺
玉淵潭的傳說
靈通麻雀
雁不棲樹
猴王的羅曼史
錄音壓鳥
踢毽子
花濺淚
寫字
看畫
書畫自娛
自得其樂
星期天
下水道和孩子
童歌小議
胡同文化
昆明年俗
故鄉的元宵
故鄉的食物
家常酒菜
四方食事
五味
泡茶館
尋常茶話
內容簡介:
汪曾祺是真正懂生活的人,他的作品處處流露著平和素凈的詩畫境界和清新淡雅的靈動之美。
汪曾祺著的《汪曾祺生活美學》以花草蟲魚、山川風景、美食佳肴為主題。展現了一種生活在人間煙火之中,對世俗生活保持濃烈的興趣;在浮躁的世界里,淡定得如一面映現萬物的鏡子;無論世界怎樣變遷,始終不忘品味生活的人生態度。
精彩頁:
槐化
玉淵潭洋槐花盛開,像下了一場大雪,白得耀眼。來了放蜂的人。蜂箱都放好了,他的“家”也安頓了。一個刷了涂料的很厚的黑色的帆布篷子。里面打了兩道土堰,上面架起幾塊木板,是床。床上一卷鋪蓋。地上排著油瓶、醬油瓶、醋瓶。一個白鐵桶里已經有多半桶蜜。外面一個蜂窩煤爐子上坐著鍋。一個女人在案板上切青蒜。鍋開了,她往鍋里下了一把干切面。不大會兒,面熟了,她把面撈在碗里,加了佐料、撒上青蒜,在一個碗里舀了半勺豆瓣。一人一碗。她吃的是加了豆瓣的。
蜜蜂忙著采蜜,進進出出.飛滿一天。
我跟養蜂人買過兩次蜜,繞玉淵潭散步回來,經過他的棚子,大都要在他門前的樹墩上坐一坐,抽一支煙,看他收蜜,刮蠟,跟他聊兩句,彼此都熟了。
這是一個五十歲上下的中年人,高高瘦瘦的,身體像是不太好,他做事總是那么從容不迫,慢條斯理的。樣子不像個農民,倒有點像一個農村小學校長。聽口音,是石家莊一帶的。他到過很多省。哪里有鮮花,就到哪里去。菜花開的地方,玫瑰花開的地方,蘋果花開的地方,棗花開的地方。每年都到南方去過冬,廣西、貴州。到了春暖,再往北翻。我問他是不是棗花蜜最好,他說是荊條花的蜜最好。這很出乎我的意外。荊條是個不起眼的東西,而且我從來沒有見過荊條開花,想不到荊條花蜜卻是最好的蜜。我想他每年收入應當不錯。他說比一般農民要好一些,但是也落不下多少:蜂具,路費;而且每年要賠幾十斤白糖——蜜蜂冬天不采蜜,得喂它糖。
女人顯然是他的老婆。不過他們歲數相差太大了。他五十了,女人也就是三十出頭。而且,她是四川人,說四川話。我問他:你們是怎么認識的?他說:她是新繁縣人。那年他到新繁放蜂,認識了。她說北方的大米好吃,就跟來了。
有那么簡單?也許她看中了他的脾氣好,喜歡這樣安靜平和的性格?也許她覺得這種放蜂生活,東南西北到處跑,好耍?這是一種農村式的浪漫主義。四川女孩子做事往往很灑脫,想咋個就咋個,不像北方女孩子有那么多考慮。他們結婚已經幾年了。丈夫對她好,她對丈夫也很體貼。她覺得她的選擇沒有錯,很滿意,不后悔。我問養蜂人:她回去過沒有?他說:回去過一次,一個人,他讓她帶了兩千塊錢,她買了好些禮物送人,風風光光地回了一趟新繁。
一天,我沒有看見女人,問養蜂人,她到哪里去了。養蜂人說,到我那大兒子家去了,去接我那大兒子的孩子。他有個大兒子,在北京工作,在汽車修配廠當工人。
她抱回來一個四歲多的男孩,帶著他在棚子里住了幾天。她帶他到甘家口商場買衣服,買鞋,買餅干,買冰糖葫蘆。男孩子在床上玩雞啄米,她靠著被窩用勾針給他勾一頂大紅的毛線帽子。她很愛這個孩子。這種愛是完全非功利的,既不是討丈夫的歡心,也不是為了和丈夫的兒子一家搞好關系。這是一顆很善良,很美的心。孩子叫她奶奶,奶奶笑了。
過了幾天,她把孩子又送了回去。
過了兩天,我去玉淵潭散步,養蜂人的棚子拆了,蜂箱集中在一起。等我散步回來,養蜂人的大兒子開來一輛卡車,把棚柱、木板、煤爐、鍋碗和蜂箱裝好,養蜂人兩口子坐上車,卡車開走了。
玉淵潭的槐花落了。
載一九九〇年第三期《散文》P4-6
序言:
后記:
評論:
主題詞:
推薦詞:
汪曾祺著的《汪曾祺生活美學》介紹:到了一個新地方,有人愛逛百貨公司,有人愛逛書店,我寧可去逛逛菜市??纯瓷u活鴨、新鮮水靈的瓜菜、彤紅的辣椒,熱熱鬧鬧,挨挨擠擠,讓人感到一種生之樂趣。一棵木香,爬在架上,把院子遮得嚴嚴的。密匝匝的細碎的綠葉,數不清的半開的白花和飽漲的花骨朵,都被雨水淋得濕透了。
著作者簡介:
汪曾祺(1920-1997),江蘇高郵人,沈從文的高徒,中國現當代著名作家、戲劇家、小說家,京派文學小說的代表人物及傳人,被譽為“抒情的人道主義者,中國最后一個純粹的文人,中國最后一個士大夫”。
汪曾祺早年深受中國傳統文化熏陶,1939年考入西南聯大中國文學系,師從沈從文先生。曾任中國作家協會理事、顧問,北京劇作家協會理事。他在短篇小說和散文創作領域成就頗高,充溢著濃郁的中國味道和靈性美質,語言平和質樸、清新雋永、娓娓而來、如話家常。著有短篇小說集《邂逅集》《羊舍一夕》《晚飯花集》,散文集《蒲橋集》《故鄉的食物》《逝水》,京劇劇本《范進中舉》《沙家浜》(主要編者之一),文學評論集《晚翠文談》等。作品被譯成多種文字介紹到國外。
商品評價
100%好評
共有0人參與評分評價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