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不忍面對的真相
定價:39.8
作者:九州出版社
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5
ISBN:9787510834318
字數:
頁碼:
版次:
裝幀:
開本:
商品重量:KG
目錄:
1.民國為何不禁槍
2.民國為何光棍多
3.民國為何不禁娼
4.民國為何抓壯丁
5.是誰策劃了“北京兵變”
6.“府院之爭”是怎么回事
7.蔡鍔是怎樣逃離北京的
8.保路運動和股票的故事
9.五四運動再回眸
10.孫中山親日嗎
11.皇姑屯命案新證
12.朱自清之死,
13.紅領巾的來歷
14.黃花崗暴動為何失敗
15.馮玉祥為什么倒戈
16.文繡、溥儀離婚始末
17.瞎子阿炳的故事
18.“濟南慘案”全景解讀
19.日本為何管東北叫滿洲
20.“支那”一詞是什么來歷
21.日俄戰爭是爭奪東北嗎
22.鬼子為何要殺張作霖
23.“九一八事變”的前因后果
24.“盧溝橋事變”始末
25.上海租界是怎么來的
26.小議反入城運動
27.“天津教案”始末
28.“華人與狗不得人內”的牌子存在嗎
29.英國人為何要九龍和新界
30.“三個月滅中國”是怎么回事
內容簡介:
馮學榮編著的《不忍面對的真相(近代史的30個疑問)》從中國近代史中找出30個事件,以鑿實的第一手史料為證據,刨根問底,去偽存真,所揭示的許多真相,令人大吃一驚。作者無意嘩眾取寵,只是把國人不敢面對、不愿面對、不忍面對的史實細節未加掩飾地介紹給大家。偏見比無知更可怕,如果國人對歷史沒有切實的理解,那么不堪回首的歷史一定會再現。
精彩頁:
民國為何不禁槍
民國時期的中國,有許多光怪陸離的事物,這些事物在當年,人們司空見慣,并不覺得古怪。但是,由于七八十年時光的隔閡,我們今天回首看來,卻發現它們是那樣的難以想象、匪夷所思,用現代的網絡語言,真是“三觀盡毀、節操喪盡”。
這些令人三觀盡毀的事物,有娼業合法、一夫多妻制、鴉片專賣,還有一個就是持槍自由。
持槍自由這件事,令今天的中國人難以理解。在民國時期,中國的國民竟然大量持槍,例如據統計,在20世紀20年代末,廣東僅番禺一縣,就有民槍18萬支以上——看清楚了,不是18支,而是18萬支。
持槍自由?這不是美利堅合眾國的國民才可以干的事情嗎?中華民國竟然曾經也是如此?老百姓公然持有槍支?這還得了?
事實上,“民國不禁槍”這件事,現在看起來盡管是不敢想象,但確有它存在的歷史淵源和特定的發展邏輯。
它的淵源,其實說起來并不復雜,請聽筆者慢慢道來。要講清楚“民國為何不禁槍”這個問題,還要從古代中國的“保甲制度”說起。
什么叫作“保甲制度”?古代中國的皇朝政府,基本上都是小政府。其行政只到縣一級,也就是說,最低一級的行政機關,是縣衙,也就是縣政府??h衙之下呢?沒有了,既沒有鄉政府,也沒有鎮政府,更沒有什么村委會、街道辦事處之類的。
那么,縣以下的地方是怎么回事?就是無政府狀態嗎?無法無天了嗎?其實也不是。當時縣以下所實行的,是一種半官方的治安管理制度“保甲制度”,由鄉紳將村民組織起來,以若干戶為一“?!?,若干戶為一“甲”,并推選村里的賢能之士,充當“保長”“甲長”。
為什么要這樣組織起來呢?其中一個主要的動機,就是為了治安。山高皇帝遠,縣衙門離咱們村,是上百里地,倘若土匪要來咱村里搶劫、殺人、放火,俺們派人到縣衙去報案,人還沒跑到縣衙呢,村里的人都死光了。怎么辦?所以俺們要自衛。古代中國政府是窮政府、小政府、弱政府,基層人民自己組織起來自衛,這樣一來,人民好,政府也好,為什么說政府也好?因為人民自己組織自衛,政府就可以節省一筆巨額的治安經費。
正因為中國歷代以來有“保甲制度”和鄉村自衛的傳統,所以中國民間的自衛武裝歷來都能合法存在。這也是中華武術在中國大地得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土壤之一。人民要練拳習武,練好了拳,就可以自衛,不但可以自衛,而且還可以參加一種叫作“團練”的人民基層武裝。
什么叫作“團練”呢?所謂“團練”,它不是政府的武裝,而是基層人民自己的武裝。在古代中國,“團練”在整個中國大地,到處開花,俺們村有“團練”,你們村也有“團練”。老百姓自己組織起來,操練兵器,練習搏擊,以防止盜匪來搶劫、殺人、放火??h太爺鞭長莫及,鄉親們只好自己管自己。
“團練”這種民間武裝,有時候也非常厲害,怎么個厲害法呢?我舉個例子。在明代的歷史上,有一個很出名的人物——闖王李自成。這闖王李白成是怎么死的呢?他不是被明軍打死的,也不是被韃子殺死的,是被“團練”干掉的。當年,李自成帶了一些殘兵敗將,潰逃到湖北九宮山地區的一個小村,當地村里的“團練”發現一伙操陜西口音的大漢,騎著高頭大馬、攜刀帶槍,闖進村來,以為是盜匪,于是一哄而上,那闖王李自成盡管是久經沙場,但畢竟是虎落平陽、寡不敵眾,李自成被湖北的“團練”武裝殺死,橫尸郊野。
還有一個例子。在第一次鴉片戰爭時期,廣州三元里村民的抗英事件,其實也是靠當地以及周邊鄉村的“團練”,敲鑼打鼓,四面八方都來支援,聲勢才變得壯大起來,才得以直接給廣州官府和英國洋兵施加了足夠的壓力,才使洋兵不敢前來報復,最后以息事寧人告終。P1-3
序言:
“常識”一定就是真相嗎
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其實挺奇妙,人們平素深信不疑的“常識”,往往未必就是真相。例如在過去,人們普遍相信臀部豐滿的女子容易生男孩,這個“常識”在中國的民間,曾經長期作為村夫野老選擇配偶的鐵標準之一。但是,現代科學卻告訴我們,生男生女,其實取決于男性精子的染色體,與女方臀部是否豐滿,完全無關。
談起中國歷史,其實也是如此。人們腦海中根深蒂固的“歷史常識”,也未必就是事情的真相。
比如說日俄戰爭,人們一般都認為日俄戰爭是日本和俄國為了“爭奪中國東北”而打的一場仗,可是史料和檔案卻在白紙黑字之間告訴我們,日本和俄國打的這場仗,主要并不是為了爭奪東北,而是為了爭奪朝鮮半島的控制權。
再如,人們幾乎都相信孫中山親日。事實上,孫中山只是在早期態度比較親近日本,而從20世紀20年代初,甚至更早一些時候開始,孫中山對日本的態度,已經產生了劇變,變成了反日。原來,我們探討歷史要有一個時空坐標,一旦離開了這個時空坐標,人們很容易犯下“刻舟求劍”、“關公戰秦瓊”式的謬誤。
還有,人們都說,蔡鍔將軍是在名妓小鳳仙的掩護下,從青樓出發,潛到火車站,偷偷逃出北京的,但是,民國檔案卻白紙黑字地記錄著,蔡鍔是向袁世凱請了長期的病假,光明正大、大搖大擺地離開北京的。
再說歷史上的“支那”一詞,大家伙長期認為這個詞是日本鬼子特地造出來羞辱中國人的,但是歷史的真相卻令人大跌眼鏡--原來我們中國的皇帝唐玄宗,老早就在自己的詩文里,稱呼中國為“支那”了。
還有音樂家瞎子阿炳的眼睛,人們一般認為,是萬惡的舊社會對阿炳進行了摧殘,但是,阿炳的朋友乃至他的研究者們卻發現了一個令人尷尬不已的事實——阿炳的失明,竟然是個人生活作風有失檢點的后果。
再說那馮玉祥在第二次直奉戰爭中的“倒戈”,不少歷史愛好者一直相信他此舉是出于對國民革命的熱愛,可是,張作霖父子及其幕僚的回憶和記述卻顯示,這其實是張作霖花了120萬小洋錢而促成的“杰作”。
大家還記得辛亥革命那一年在四川爆發的“保路運動”嗎?長期以來,多少人相信四川的愛國鄉紳,是出于民族情感而發起了這一場聲勢浩大的群眾運動。其實,事件發生背后卻與民族企業家炒股虧空的內情,有著密切的關系。
大文學家朱自清,無數讀者朋友曾經以為他是拒絕吃美國面粉而活活餓死的,可是,事實的真相卻令人大吃一驚。朱自清真實的死因,是嚴重的胃病,他的死,和吃不吃美國面粉,并沒有多大的關系。
諸如此類的“常識”,以及它們面紗后面的真面目,真是說不完、道不盡,在這冊小書中,有詳細的論述,我在這里就不多啰嗦了。
我們時常會被這一類的“常識”所誤導,每當我們得知真相時,往往又不忍面對。事實的真相,往往是如此的顛覆,如此的出人意料,我們不禁驚嘆,訛傳和謠言的能量,是多么的驚人。
當然,比起訛傳和謠言,更有生命力,擁有更偉大能量的,無疑是人們追求真理、不斷進步的精神。長江后浪推前浪,事實和真相,也總是越來越清晰,它們終究會有水落石出的一天。
愿與讀者朋友共勉。
馮學榮
中國香港
2015年1月1日
后記:
評論:
主題詞:
推薦詞:
人們平素深信不疑的一些“歷史常識”,往往未必就是真相?!恫蝗堂鎸Φ恼嫦啵ń返?0個疑問)》作者馮學榮,無意嘩眾取寵,只是把國人不敢面對、不愿面對、不忍面對的史實細節未加掩飾地介紹給大家。偏見比無知更可怕,如果國人對歷史沒有切實的理解,那么不堪回首的歷史一定會再現。
著作者簡介:
馮學榮,生于廣東,居于香港。一個癡迷于從故紙堆中探尋歷史真相的民間學者,其文字散見于中國內地各類報刊。著有《歷史其實很雷人》(團結出版社,2012年4月)、《從甲午到七七:日本為什么侵華》(香港中華書局,2013年1月),獲得不小的反響。即將出版的其他歷史類著作有《原來如此:同治以來150年中國底本》《從共和到內戰:民國初生十七年》。作者是“新浪文化名博”,也是網易微博百萬級關注量的知名網友。
商品評價
100%好評
共有1人參與評分評價商品